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杂文 > 剧本

快板剧本《旅游》

时间: 2018-10-15 13:26:56    人气:16

  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旅游》的快板剧本,欢迎大家阅读!

  合:打竹板,响起来,

  咱们一起登上台。

  我们四人走上台,

  走上台心激动,

  把泗水旅游来赞颂。

  甲:鲁西南,有个泗水县,

  人口超过六十万;

  六十万人民笑开颜,

  欢迎大家光监桃花园。

  乙:泗水县,地方好,

  曲阜蒙山东西靠,

  邹城泰山南北连,

  良好的地理位置促发展。

  丙:泗水县,环境好,

  县委政府好领导,

  干部群众一条心,

  发展旅游好方针。

  丁:泗水县,资源好,

  南北群山植被茂,

  中部泗河水常年,

  天生一个大花园。

  合:泗水县,大花园,

  里面美景游人恋;

  今天八方宾客在,

  咱们一一来展现。

  甲:泗水有

  有泉源胜地、安山春秀、华渚晓月、长峰独峭、凤仙叠 翠、龙门灵雾、龙湾落霞、西侯幽谷、济河烟雨、圣山仙境

  十大美景个个顶呱呱,

  不知道你们看过有哪家?

  乙:泉源胜地在东端,

  那里有,

  有陪尾山下的黑虎泉、趵突泉、红石泉、双睛泉、白石泉、莲花泉。。。。

  泉眼多的说不完。

  康熙乾隆都去过,

  那可是皇家的御花园。

  现在是国家3A级的旅游区,

  大家要去看一看。

  丙:安山春秀在北端,

  与咱们桃园紧相连。

  唐朝古刹安山寺,

  千年银杏美名传。

  它也是国家3A级的旅游区,

  常年游人不间断。

  里面有三星级的度假村,

  是休闲度假的好家园。

  丁:你们说的地方确实好,

  我知道好的地方也不少。

  凤仙山、龙门山、民俗园,

  是国家两个A级的旅游区。

  山东省的十大非著名山峰

  其中就有咱泗水的凤仙山。

  合:每年桃花惹人醉,

  泗水旅游发展可是她开端!她开端!

  甲:泗水旅游大发展,

  每年桃花节是开端。

  乙:发展旅游为人民,

  开发资源挣大钱。

  丙:去年客人来了60万,

  收入超过1亿元!

  丁:啥?1亿元!?

  旅游可真是好产业,

  快使劲来大发展!

  甲:这几年,好开端,

  咱县成了山东旅游生态示范县。

  泗张镇、中册镇,

  那是山东旅游强乡镇。

  咱们水泉村、南尧湾,

  是山东旅游特色村,

  中国泉乡生态泗水的旅游品牌响耳边

  合:对,

  中国泉乡生态泗水的旅游品牌响耳边

  甲:旅游发展蓝图已绘完,

  山东旅游强县在创建。

  两大森林公园分南、北,

  泗河湿地公园在中间。

  乙:幽谷西侯建的好,

  项目投入10亿元,

  高端养生休闲投7个亿。

  它的名字叫万紫园。

  丙:还有泉林泉群、龙门山,

  黄山林场、金秀园,

  这么多的大项目,

  你们说旅游美好的明天远不远?

  乙、丙、丁:不远,不远!

  合:泗水旅游大发展,

  美好的事情说不完。

  让我们齐心协力抱成团,

  迈开大步永向前,永

 

  快板由来

  快板早年唤作“数来宝”,也叫称“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快板最初是作为乞丐沿街乞讨时使用的一种要钱或者要饭的方式和手段,历史相当久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快板才真正作为曲艺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存在。旧时的民间艺人总想找个历史名人,奉为本行业的祖师爷,以便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增光添彩,“数来宝”的民间艺人当然也不例外。历史上,沿街乞讨的乞丐便把明太祖朱元璋奉为“数来宝”的祖师爷。云游客《江湖丛谈》说:敝人曾向彼辈探讨,为什么供奉朱洪武?据乞丐所述,朱洪武系元朝文宗时人,安徽省濠州钟离县人。父朱世珍,母郭氏,生有四子一女,三子因战乱失散,女已出嫁。四子即洪武皇帝朱元璋,字国瑞,自幼异于常人。百姓们都说这个孩子不是寻常人物,将来定然出色。

  洪武皇帝到了会说话的时候,叫爹爹亡,叫娘娘死,剩下他一人,跟王干娘度日讨生活,长大后,将朱元璋送往皇觉寺出家,长老给他起名元龙和尚。长老待之甚厚,庙中僧人待之甚薄,长老圆寂后,僧人将朱元璋驱逐出庙,王干娘将他送到马家庄给马员外放牛。放牛之处为乱石山,但他时运乖拙,牛多病死,或埋山中,或食其肉,被马员外驱逐。王干娘又因病去世,朱洪武只得挨户讨要。因他命大,呼谁为爷谁就病,呼谁为妈谁亦生病,后钟离县百姓皆不准他在门前呼爷唤妈。朱洪武在放牛之处自己悲伤,十几岁人,命苦运蹇,至谁家讨要谁家之人染病。不准在门前喊叫,如何乞讨?他忽见地上有牛骨两块,情急智生,欲用此牛骨敲打,挨户讨要。于是天天用此牛骨敲打,沿门行乞。钟离县人民皆恐其呼叫爷妈,每闻门前有牛骨声至,都将剩的食物拿至门前,送给朱洪武。直传到今日穷家门的乞丐,都不向人呼爹唤妈,即其遗传也。

  社会人士管那牛骨叫牛骨头,穷家门的人管那牛骨头称为“太平鼓”。上有小铜铃十三个,亦为朱洪武所留。相传有一个铜铃能吃一省,有铃十三个能吃十三省也。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