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不冻河散文精选
时间: 2018-10-16 00:11:28 人气:64
2007年6月19日,我由《新商都》周报总编调任刚刚成立的商都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当时的文联属无办公场所、无办公经费、无工作人员的“三无”状况,一时间,我既闲了下来,也苦闷起来。面对新成立的组织机构(新单位),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进入落叶时节,新选调来的五名文联干事与我一道酝酿、策划创办以母亲河命名的《不冻河》文学杂志,我斗胆自封刊物主编。一间被我命名的“201编辑室”位于新建县党政大楼后楼的东北角,冬天最高温度只有11℃,就是这样,我带领新选调来的三名音、体、美教师和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开始探讨出书的相关事宜。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县“四大班子”领导为《不冻河》(创刊号)的题词、封面设计、栏目稿件以及最棘手的赞助均已敲定,这时,题写刊名犯了难,经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提议,邀请由家乡走出的内蒙古文联原党组书记李魁题写刊名。清楚地记得,2008年的夏天非常炎热,为了题写刊名,我三进内蒙古首府找李魁书记,我住在他家对门较便宜的宾馆里,吃在李书记家里,我的磨劲儿感动了李书记,第三次来到呼和浩特市,李书记在上班前即兴挥笔写就了而今发行的《不冻河》刊样。
《不冻河》文学杂志诞生了!
“泉声三月雨,柳色半春烟”,当《不冻河》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时,我和同事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之后,我们开始深入思考,我们开始呼唤大气之作。
主编的“意义”何在?热爱家乡,呼唤文学,我们以“沉静、坚持、勤奋”的态度,得到了广东、湖北、北京、河北及毗邻旗(县)作者的赐稿,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在那些蓬勃向上的日子里,这些激扬的文字,既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忆往事,思绪万千。在家乡这块版图上,《不冻河》畔冒出了新绿。其间,因征订《不冻河》文学杂志,我和同事们饱尝了“辣”的滋味。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我多次向时任县委书记、县长汇报工作情况,后来,县财政给文联逐年追加了出版印刷经费,我和编辑部的同志腰杆儿硬了。
在世人的眼里,《不冻河》文学杂志称得上地方文化品牌,这引起了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关注。正因这样,与我同行的两位文学编辑由此步入仕途,可喜可贺。剩下的几位仍在留守,在我看来,他们守土尽责,是一种文学艺术生命的延续。
“众里寻她千百度”,《不冻河》呼唤精品力作。内蒙古女作家舒正的散文《母亲的针线包》、广东女作家陈文芳的散文《昙花开放》、杜林铁的短篇小说《雪儿》、王柚的组诗《永远的旗帜》以及文学老前辈张新民的游记《西安访古》等文学作品,其作者激情昂扬,或唱祖国,或歌人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度的思考。编完这些文学稿件,我总感叹一番,于是再次拿起负重的笔,一鼓作气写下了笔调尖新、蕴含哲理的诗歌《昨天·今天·明天》《老屋》《表妹》《家乡纪事》等等,这些作品,有的发表在内蒙古文联主办的文学月刊《草原》上,有的发表在《乌兰察布日报》文艺副刊上。“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于2008年年底加入内蒙古作家协会、2012年11月加入内蒙古书法家协会,这不是跨越,是坚持。
我们经历了多少艰辛!每一期《不冻河》的约稿、写稿、编稿,我体会最深。指尖上盼刊物出版的日子里,我最缺少的是帮手,前两位所谓的文学编辑升迁后,正值乌兰察布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商都、化德县召开,这!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凭着一个老中专生的实力,担当起《不冻河》文学杂志的校对任务,从此,我的家成了长期“编辑室”,沙发上、茶几上都堆放着各种体裁的稿件,妻子为了安慰我,她说:“有书香味的家本该这样。”然而,这句话竟然成了打持久战的埋伏。一直以来,她成了我的助理,我从心底感激她……
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的文联已搬迁到县党政大楼,新环境带来新的气象,新人的调入也为《不冻河》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的文艺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有声有色,区内外各类文艺活动我们积极参加,不时还捧回了大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13年的阳春三月,我被乌兰察布市文联点名参加了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短期培训学习,其间,内蒙古文联主席巴特尔的讲话如春雨滋润我的心田。看来,我们主办的《不冻河》文学杂志,顺应了时代精神,为县内外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搭建了文学创作和艺术交流的平台,《不冻河》不会冻结,会长流不息。
人生漫漫,我与《不冻河》相伴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