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故事 > 名人故事

世界名人梭罗愿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狱的故事

时间: 2018-10-17 04:09:49    人气:55

  导语:梭罗生长于波士顿附近,超现实主义思想运动中心的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谢谢。

  世界名人梭罗愿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狱的故事

  亨利·大卫·梭罗(1817年-1862年),19世纪美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

  梭罗生长于波士顿附近,超现实主义思想运动中心的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着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

  梭罗曾因反对黑奴制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令人奇怪的是,他却拒绝保释出狱。曾有朋友几次想保释梭罗出狱,都遭到了梭罗的拒绝。难道是因为他喜欢坐牢?这个问题可能太幼稚,只要是正常人,就没人愿意坐牢。且不说牢房里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是如何的差,就是失去人身自由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那是在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的梭罗,独自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并在此之后,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着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和《瓦尔登湖》。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在狱中让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出来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着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

  原来,梭罗不愿出狱是为了写书,这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是,梭罗没有钱交人头税,但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以下这些资料可以证明,梭罗那时确实穷困潦倒。

  1849年梭罗自费出版了《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此书是他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里写的,内容是哥儿俩在两条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议论文史哲学和宗教等等。虽精雕细刻,却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印行1000多册,售出100多册,送掉75册,存下700多册。在书店仓库放到1853年后,全部退给了作者。梭罗还曾诙谐地说:“我家里大约藏书900多册,其中自己着的就有700多册。”

  可见,那时他在经济上确实很困难。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经济,交不起人头税,也好像不是梭罗的性格。因为他并不是不能赚钱,而是不屑于赚钱,在以下的这段经历中但能看出。

  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是在文学上并没获得优异的成绩。作为一个文学上的叛逆者,梭罗并不十分敬重大学的教育,也很少对他们有过感谢,但同时,他确实在大学里受益匪浅。离开大学以后,梭罗和他的哥哥共同任教于一所私立学校,但不久便辞职了。他的父亲是一位铅笔制造商,由于梭罗相信自己制作出的铅笔能够比当时使用的更好,他在一段时间曾专注于铅笔制造。完成试验后,梭罗向波士顿的化学家和艺术家展示自己的产品。他的产品以其与当时伦敦制造的最好产品相媲美的优质表现,取得了专家们颁发的证书。满意地回家后,朋友们祝贺他找到了敛财之道,但是他却回答说,他将放弃铅笔制造。“我为什么要继续呢?我不会再做我已经做过的事情。”他又重新开始了他无止境的漫游和混杂的学习。

  虽然第一本书没有成功,但是第二本却让他赚足了名气与稿费。第二本就是《瓦尔登湖》,于1854年出版,150年来风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个版本。他强调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尽管第三本书的出版更加艰难,但就第二本书对他的影响,也足以让他成为一位伟人。

  对于,梭罗为何愿意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狱的原因,还有一种猜测,那就是他曾经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并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也许就是那种“自助”式的见解,令他进入牢房后,几次拒绝朋友的保释吧。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