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故事 > 名人故事

革命烈士白贞瑞碧血铸青史的故事

时间: 2018-10-17 05:57:22    人气:48

  白贞瑞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年少时家境殷实,却为了革命不顾家人反对前往成都求学。他历尽艰险,宣传爱国思想,年仅23岁便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近日,“寻源黔江”采访团在白贞瑞出生地——水田乡龙桥村1组进行了大量走访,为你揭开那一段被历史尘封的记忆。下面,就由一九文学网小编给大家分享革命烈士白贞瑞碧血铸青史的故事,希望对各位童鞋喜欢!

  革命烈士白贞瑞碧血铸青史的故事

  英勇献身

  讲述人:白开芹,86岁,白贞瑞邻居

  1928年2月16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当天,白贞瑞在成都市下莲池被驻蓉反动军阀枪杀。据白开芹老人回忆,当时,青杠的同学张学海头天让白贞瑞一起回家,遭到了拒绝。第二天白贞瑞被捕后,张学海躲在客栈的窗边,亲眼看到白贞瑞被杀害。

  白贞瑞的死激起了在成都各校学习的黔江同乡的义愤,遂以同乡会的名义向社会人士募捐,所得捐款用于购买棺材等物,将白贞瑞的遗体收殓后,停放在成都市东门外化成寺内。

  在和同学将白贞瑞的遗体收敛后,张学海亲自将其牺牲的消息带回了水田。听到白贞瑞牺牲的噩耗,全家人沉浸在一片哀痛中。随后,其父亲白中杰组织族里的六户人家,一起前往成都将白贞瑞灵柩运回,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烈士遗体终于回到了家乡黔江。

  白家人为白贞瑞选好墓地——今黔江区濯水镇蒲花社区黑朝门,隆重安葬。当地群众知道白贞瑞的事迹后,感动不已,纷纷前来为烈士送行。为了防止白贞瑞的遗体腐烂,有人出主意,在埋葬之时,周围用石灰铺满,然后才填土掩埋。

  1986年4月5日,濯水镇政府对白贞瑞烈士墓进行修葺,并修建墓碑,以供后人缅怀瞻仰,永远纪念。

  墓碑上记载:白贞瑞,号希一,一九零五年五月二十八日诞生于黔江县水田乡龙桥村。一九二七年春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进步学生组织“赤锋社”,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二八年二月十六日在成都“二·一六”惨案中惨遭驻蓉反动军阀杀害,终年二十三岁,白贞瑞烈士永垂不朽。

  投身革命

  讲述人:赵德英,70岁,白贞瑞侄媳

  白贞瑞的父亲白中杰共有6兄妹,家境殷实。白中杰与龚氏结为夫妻时,家里分到的田地能产500多挑粮食,方圆十几里都有他家的佃户。白中杰与龚氏共育有3子,长子白贞琪帮助父亲处理家务,幼子白贞光年幼贪玩,白中杰把光耀门楣的希望寄托在白贞瑞身上,希望白贞瑞读书成才。

  赵德英带记者走近烈士的故居。记者发现,这是一个古朴的院落,院落成撮箕口排列,虽然房子已经修建了上百年。但仍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院落共有6间房,白贞瑞以前就住在左边最里间。

  白中杰望子成龙,对子女管教甚严,因此特别重视对儿女的教育。在白贞瑞8岁时,即请先生教育指导,让其熟读四书五经,也因此奠定了其较好的国文基础。在私塾学习过程中,为了造就白贞瑞,白中杰曾屡次更换教师,并于1922年将白贞瑞送往青杠乡灵之寺开办的高等小学堂上课,接受新思想。当时的校长胡大忠学识渊博,深受白贞瑞钦佩,也使得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白贞瑞很喜欢读书,对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不畏强暴、坚持正义、为国为民的精神十分钦佩,并以这些英雄为榜样,告诫自己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男子汉。

  1925年,白贞瑞考入黔江县立初级中学,新思想给了他再一次洗礼,他希望可以到成都深造,他的愿望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母亲也不愿他背井离乡到遥远的成都求学。无奈之下,他便将此事告知同窗好友张学海,谁知张学海和他一样想外出求学却深受长兄的阻挠,强烈的求知欲让两个少年走到了一起,他们于1927年春一同前去成都。

  “到成都的路上相当艰险,一路上他们为了躲避土匪没少费心思。有好几次都是在深山里与土匪擦肩而过,还好躲得及时才没被抓住。”赵德英说。

  碧血铸青史

  讲述人:白运平,67岁,白贞瑞侄子

  在成都上学期间,白贞瑞先后结识了石邦榘和陈选等武陵山区的有识之士。他们像兄长一样对白贞瑞关怀备至,并对其灌输革命思想。受他们影响,白贞瑞加入了当时成都市有名的8大赤色团体之一的革命组织“赤锋社”,很快成为该社的骨干成员,后经常同“赤锋社”成员一道上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反动派凶狠残暴的虎狼嘴脸和卑劣伎俩。

  即将放寒假时,同窗张学海前来邀约白贞瑞一同回家,但他想和石邦榘等人一同战斗,遂拒绝了张学海。

  省一中的学生打死杨廷铨事件发生后,军阀们以此为借口,将事态扩大,命三军联合办事处调集大批军警,把省一中及各大专科学校包围,全城警戒。1928年2月16日凌晨,二十四会等军警团联合办事处按照黑名单抓捕白贞瑞,被逮捕的还有川西特委宣传部长袁诗荛,团川西特委书记周尚明,省一中“赤锋社”骨干成员陈选等14人。1928年2月16日下午,白贞瑞和其他数位烈士被枪杀于成都下莲池,终年23岁。

  “叔父白贞瑞因为‘杨廷铨’一案被密探记上黑名单,伺机报复捕杀。”白运平说,叔父要是运气好点就好了,听说当时反动政府是从左到右一个个枪杀他们的。刚好叔父倒下后,剩下的人被救了下来。

  1983年,白贞瑞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