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材施教原则的重新审视及再行反思
时间: 2018-10-20 00:15:23 人气:96
一、对因材施教的认识和理解之不足
自朱熹以来的一千多年时间里, 人们对因材施教更多地是一种习惯性的推崇和膜拜, 抑或是亦步亦趋的模仿和效法, 而对于因材施教本身的审视和反思, 则不够全面和深入, 以至于人们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为什么要因材施教以及如何因材施教, 还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因材施教审视和反思的不足集中体现在:一是歪曲因材施教的特定内涵, 把非因材施教和反因材施教混淆为因材施教, 并因此从根本上否定因材施教。如有学者认为, 因材施教存在诸多弊端,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 每一名教师因材施教既无可能, 也必定无效[2]。二是把因材施教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如以因材施教法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 结果竟有103条之多。更有学者基于教学方法的视角认为, 在班级教学的情况下, 因材施教根本不可能实现[3]。三是在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判断上, 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对于自己的评价, 更未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差异的生成性和发展性。如有论者强调, 教师要具有常规经验和一般性知识, 更需要深层次地具体认识每个学生, 以便于更加灵活、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4]。四是把因材施教仅仅当作具体的教育行为, 认为教学中如果过于考虑因材施教, 则可能延误大批人才的顺利发展[5]。五是在实践过程中将因材施教与教育公平对立起来, 认为提倡因材施教必然损害教育公平, 倡导教育公平就无法实现因材施教。
有鉴于此, 对因材施教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 完整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不仅有助于回答当今教育为什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 而且有助于从思想上厘清因材施教与各种形式的非因材施教和反因材施教的区别。
在个性发展备受关注、素质教育方兴未艾的今天, 对因材施教原则做重新审视与再行反思, 对于准确把握因材施教的精神实质, 从真正意义上实施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因材施教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尤为重要, 也非常必要。
二、对因材施教教育科学性的审视
1. 因材施教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中庸》开篇即开宗明义地提出: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 人之本性乃由天命得来, 率循此性而行便是道, 修明此道, 教人如何率性尽性, 即谓之教。真正的教育, 必须依循人的天赋禀性, 把人的天赋禀性一一尽量发挥, 使之无不达于其极。《中庸》的这个思想与西方关于教育的认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育一词的英文为education, 它来源于拉丁文educare, 其本义为导出, 即对人的身心实施某种引导。
人的先天禀赋不尽相同, 教育既是导出而非注入, 对学生就不能强制和灌输, 也不能齐步走、一刀切, 而必须顺乎学生的天性。更具体地说, 就是要顺应和依循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天赋禀性, 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 因其材而笃之, 让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潜能得到充分的生发, 同时, 扬其长而避其短, 长其善而救其失。惟其如此, 才能使学生率性尽性, 向好向善, 进而直达于至善, 获得最佳的发展。
2. 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
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 本质上属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原因。由于遗传素质、环境条件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同, 即使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学生, 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因此, 教师只有从不同学生的现有身心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出发, 创设不同的教育情境, 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因人设教, 因需施教, 才能不断激起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 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 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 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 才能让所有学生的身心实现最好的发展。
三、对因材施教内涵的反思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与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是彼此关联、相互关照、相辅相成的。因此, 不能把因材施教与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割裂开来, 孤立片面地就因材施教论因材施教, 而必须把因材施教放到孔子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去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地坚持因材施教, 正确地贯彻因材施教, 也才能发挥因材施教最大的教育效能。
1. 因材施教是教育理念而非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既是指导整个教育活动的一种思想和理念, 也是贯穿着这种思想和理念的教育过程, 不能把因材施教狭隘地理解为一种特定的教育方法, 更不能将它仅仅当作一种知识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内在地包含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 是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有机统一的完整教育过程。在教育目的上, 因材施教意味着为每一个学生独一无二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教育内容上, 因材施教则当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其性之所近, 力之所能的学习内容, 尽力促成其天赋潜能的生长发育。在教育方法上, 因材施教也即是辩证施教, 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结果上, 因材施教表现为百花齐放, 不拘一格, 学生皆有所专, 各有所长。在因材施教的问题上, 既不能只顾过程不看结果, 也不应只讲目的不择手段。
2. 因材施教是持续的教育过程而非单独的教育行为
因材施教的意义和价值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学生身心的成长和发展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孔子那个时代,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一个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所有方面负责到底, 孔子凭着一己之力即可做到因材施教。而今个别教学早已为班级授课制所取代, 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由许许多多、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共同促进, 完整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实际上已不可能由某一个教师个体单独完成, 而必须依靠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教师集体去协同实现。因材施教不是某种孤立的教育行为, 而是持续的教育过程, 是一系列教育行为的组合, 是一项为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接力。
3. 因材施教是一个生成性和发展性的概念
学生的天赋秉性不是显露无遗、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之下逐渐显现和发展变化的。最新科学研究表明, 大脑具有可塑性, 终其一生, 大脑都能够根据环境需求进行自我调整[6]。因此, 教师对学生天赋差异的认识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改造和深化, 其中必然存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 因材施教是生成性而不是封闭性的概念, 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及其差异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教育目标和方法手段也应该根据对学生个性的认识程度及时调整。如果因为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碎片化了解就武断地给学生贴上某种标签, 然后贸然地、简单化地因标签而教之, 虽美其名曰因材施教, 却只不过是因教师的刻板印象而施教, 与真正的因材施教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
4. 因材施教必须以有教无类为前提
孔子在对弟子因材施教的同时, 还明确主张有教无类[7], 体现出孔子朴素的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公平不但是现代社会的理想追求, 而且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今天的人们普遍认同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 并且有助于实现其他各项人权[8], 也因此极为重视教育的公平。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也即是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但过程公平并非意味着对所有学生都必须施行相同的无差别的教育。结果公平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 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既是因材施教概念的核心意涵之一, 也是因材施教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由是观之, 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之间是一种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既不能抛弃有教无类去奢谈因材施教, 也不能企望可以离开因材施教去实现有教无类。真正的因材施教, 必然是对于学生的不弃和成全, 小以小成, 大以大成, 无弃人也[8]。如果只关注和成全拔尖学生, 忽视甚至歧视后进学生, 因材少教, 有类无教, 失去教育应有的公平和正义, 则无论如何也和因材施教搭不上任何关系。
5. 因材施教必当尊重学生的兴趣
人的天赋秉性蕴藏于人的内心, 不可能一目了然, 但也绝非不可捉摸。所谓有诸内, 必形诸外, 蕴蓄于中, 形诸于外。人的天赋秉性及其差异必然会以心理倾向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使得这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带上独特的风格和色彩。对于教育和学习而言, 最应该受到关注的心理倾向就是兴趣。杜威曾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相信, 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 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 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9]可见, 兴趣是天性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一, 顺乎学生的天性, 必顺乎学生的兴趣。
因材施教的基础在于对学生材质的准确判断。一旦对学生材质的认识出现偏差, 因材施教也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础, 其结果必然是贻误学生的发展。然而, 受认识水平、思想境界以及环境条件等的限制,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敢断言自己对学生材质的判断一定准确无误。有时候, 教师对学生材质的判断与学生自我意识甚至还可能相抵牾。因此, 因材施教必须基于师生双方对于学生个性潜质的一种共识。教师与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要想完全一致绝非易事, 但要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则并非不可能。因为, 学生的个性和潜质总是会表现为某个方面的兴趣, 教师真诚地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兴趣, 用心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可以为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因教而学寻找到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 因材施教, 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
6. 因材施教必须保持足够的宽容和耐心
孔子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因材施教, 得益于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但纵然伟大如孔子, 其对学生的了解也难免会流于表面, 比如孔子在对宰予的判断上就曾出现过偏差。可见, 教师对于学生, 不仅要听他们如何说, 还要看他们怎样做, 不仅要观察他们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 更要分析他们行为表现背后潜藏的心理和思想根源, 同时, 还需要把他们和其他学生进行对照比较。
观察了解学生,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宽容和耐心。教师虽然闻道在先, 术业有专攻, 但每一个教师的知识、能力、视野、境界都必定存在某种局限, 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之处, 要善于发掘其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不能轻率判断妄下结论, 更不能迫不及待地因材施教, 加以教育改造。最好也是最明智的办法, 就是先保持足够的耐心, 等待它慢慢生长, 让时间来作出回答。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2]卢晓东.超越因材施教[j].教育学术月刊, 2014 (10) .
[3]杨国华.论因材施教与教学相长[j].中国大学教学, 2015 (09) .
[4]张广君, 张琼.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 2015 (04) .
[5]冯茁.因材施教原则之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05) .
[6]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2015.
[7]钱穆.论语新解卫灵公篇第十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9]何光沪, 任不寐.大学精神档案近代卷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