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思索论文
时间: 2018-11-02 00:15:27 人气:79
一、教师的关爱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持有饱满的热情,这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教师的情就是对学生的爱。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爱。对于学困生,尊重他们,相信他们,在基础知识方面取得的成功,多留一点机会给他们表现,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对于中等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特别是在他们思维受阻、遇卡时,适时鼓励点拨、催化,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于学优生,鼓励他们向难题挑战,学会巧思妙解,深化数学思想。在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虽然学生的个体有差异的,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不一定是同步的,但他们对数学良好的情感发展可以是相同的。只有这样,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信任和激励,才会喜欢数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实践证明,热爱学生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良好的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条件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自信、喜悦、激动和好奇,能不断地获得良好的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在愉悦轻松、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取向得到了激活,敏锐地把握机会,主动探索的行为状态处于最佳的境界。反之,紧张、压抑的课堂气氛,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得不到激活,也就无从谈及积极参与,体现不出主体意识。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调动起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样的氛围,学生才能做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习数学的热情也就高了,参与得更主动。
三、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途径
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不但能使数学的课堂充满快乐的情感体验,而且能让学生发展智力。
1.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我们往往把课堂的教学时间看成是教师的,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课堂应该是学生的的课堂。一个教师如果占用大部分时间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探索,学生能有成功的机会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创造等多种展示才华的时间和舞台,尽可能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一开始学生的答案不能全对,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或给出答案,而要启发他们自己探求,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永不气馁的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
2.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数学课程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个体的发展留下必要的空间,不能用统一的模式来要求所有学生,让具有不同水平和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各自的成功。学生个性是有差异的,他们都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也许他们选择的方法不是最简便的,但对他们来说是最容易理解的,是正确的,是成功的。享受这一步的成功时,他们就会喜欢上数学,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保证
师生是情感主体的两个方面,情感激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措施,激励学生有语言激励和奖品激励等方式,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情感的有效保证。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你一定行”。我们要自始至终给学生前进的信心和力量,课堂上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如“你真行!“”你真棒!“”老师看到你的进步真高兴。“”请你继续努力,好吗?”除了语言激励外,还有“小红花”、数学读物等奖品的激励。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用“小红花”,中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用数学读物等奖品激励。奖品的激励,要注意少而精,恰到好处。对学生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学生激动好长时间,甚至会改变整个面貌。我们还要挖掘数学外在的情感因素,教师要满怀感情地进行数学教学,发挥情感魅力来感染学生,让情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