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的读后感
时间: 2018-11-02 08:25:03 人气:39
社会并不缺有才干的人,像项羽、韩信、张良、陈平等,但却缺少能将他们的才干合理组织和发挥出来的人,而刘邦恰好具有这一长处,因此他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成功是性格上的成功。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祖本纪的读后感,欢迎参考!
高祖本纪的读后感一都说刘邦出身低微,性格油滑,也看不出有什么雄才大略,那么他是凭借着什么来率领一班豪杰推翻暴秦,打败大英雄项羽并建立大汉帝国的呢?
司马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刘邦做皇帝的根据。首先是君命天授。二是善于用人。三是抚百姓。
刘邦有识人的能力,知道哪些是人杰,哪些是庸才,然后才能量才而用,《史记》曰:“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这也应算是一项重要的领导才能。项羽就不行,不能识人,所以陈平和韩信之类就全部跑掉了。
刘邦用人不疑,并且“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让人有盼头,所以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外又能把握兵权和人事权以防止喧宾夺主,不致失去对人才的控制,像韩信所言:“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就是这个道理。
刘邦能屈能伸,果敢能决。按李宗吾的话说就是“面厚心黑”。
刘邦有急智。在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韩信不但不及时救援,反而趁机要封,“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量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经张良、陈平暗示后,“汉王也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在与项羽对决时,刘邦曾被伏弩射中,“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以定军心。在鸿门宴前夜项伯来通风报信的时候,刘邦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急忙套近乎,“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关键时候逃过一劫。很多事例都表现了刘邦的急智,按现在的话说叫“危机处理能力”,这也是一项重要能力。如果反映迟钝,朝三晚五,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刘邦只怕小命都难保,更不用说王霸大业了。
社会并不缺有才干的人,像项羽、韩信、张良、陈平等,但却缺少能将他们的才干合理组织和发挥出来的人,而刘邦恰好具有这一长处,因此他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成功是性格上的成功。
高祖本纪的读后感二从一个平民百姓到真龙天子,从一个酒色之徒到万人之首,高祖不得不让人佩服,读后感。仔细读读高祖本纪感受颇深。
史记中高祖的出生被描绘的很有神话色彩,把高祖的出生与龙结合在一起,把面相也写得神乎其神,甚至因此娶得吕后,虽然封建,但也说明了刘邦传奇的人生,他的功德毋庸置疑。尤其他的为人处事我觉得即使现在仍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由于高祖生性豪爽,对人宽容,作亭长时就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小有名气,用现在的话说他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小有人脉。而在当今社会信息化越来越强,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更新速度快得惊人的时候,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扩大交际范围,获得更多信息渠道,对于新世纪的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祖的成功似乎也提醒了我们沟通的重要,再进一步可以说是合作的重要性。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平民出身的刘邦能够顺从民意,鼓动百姓杀掉出尔反尔,不体恤民情的沛的县令,保卫家乡,从而得民心,被举为沛公,领导人们举起反秦大旗。在立足关中之时,刘邦在灞上召集当地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苛刻法制一律废除,使他又得民心。废除秦朝苛法的同时,他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负担,又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兵皆罢归家”“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原回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安居乐业,再得民心······得民心,与天下人共享利益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比到现在来说,宽厚待人,学会分享,多为他人着想,关键时刻才会获得他人的支持和拥护,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同时也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了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说刘邦的成功,不得不提的是他自己对取胜原因的总结:“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读后感《读后感》。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用一个词概括来说就是知人善用,我认为也可以说是正确的领导加诚挚的合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刘邦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当刘邦攻入咸阳城时,他听取樊哙和张良的意见,将军队退回灞上,免了落人口舌。在后来的鸿门宴上,除了他自身的沉着与冷静,更重要的是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刘邦凭借众人的支持,采纳张良的计策,与张良,项伯等人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够全身而退。在之后的会战项羽,初战彭城,争夺成皋,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等众多战役中,充分发挥韩信,张良,萧何等才将的作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才能够在屡次被困屡次脱险,最终迫得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而后建立汉朝,统一天下。在平定天下之后又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在邻近驾崩,吕后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
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这些都充分显示刘邦知人善任的才能,充分体现了他的正确领导和合作精神。
总之,刘邦的乐观豁达,宽容仁义,知人善任,是他把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起来,把分崩离析的民心聚集起来,促成汉代雍容大度文化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才出现了后来的“文景之治”,才促成了大汉长达四百余年的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由此,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吸取些什么呢?
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