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观后感
时间: 2024-03-22 18:22:44 人气:61
在中国现代与当代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有前苏联对中国的影响那么大。这个北方大国曾经从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科学上,技术上,以至于文化艺术上都影响于中国的方方面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很多模式都是从他们那里学习或是照搬而来的,就连当今最为名噪一时的一座监狱,也都是当年苏联人规划设计的,仅从此例,就足以说明前苏联的影响力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无孔不入的。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产生于德国,却被俄国人应用于实践,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非资产阶级,又是非封建阶级的政权,也就是前苏联。后来就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欧出现了一批仿照当时苏联格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了一支力量,被称之为社会主义阵营。
小说《静静地顿河》,是前苏联时期的文学巨匠米哈伊尔·亚历山大·肖洛霍的旷世之作,讲述的故事就是十月革命前后,居住在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的生活变迁与政治命运。这部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史诗性纪录,它的艺术魅力得到了东西方两大意识形态的一致认同,并给予重奖。为此肖洛霍夫荣获1941年的斯大林文学奖和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前苏联 曾有多人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能够将东西方两个大奖集于一身的只有肖氏,肖洛霍夫是唯一一个有此殊荣的前苏联文学家。
1957年,莫斯科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将这部鸿篇巨制搬上银幕,从此《静静的顿河》从文字走向画面,继续向人们述说那段动荡的历史,并将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人们在视觉艺术的面前,直面感受了那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群里所发生的那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并且能够感同身受到处于大变革中的哥萨克人的惶恐与挣扎。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在战场上屡建功勋的硬汉葛里高利,最后因为走头无路,只能低头认命的镜头,令人无法不为之献上一声深深地叹息。
艺术的感染力是没有时间性的,它的有效期是长久的,甚至是永恒的。影片中对于哥萨克人在动荡中出自本能的反应的描写,翔实生动,忠实于原著。表现在即不粉饰什么,也不拔高什么,只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源于突厥语的哥萨克一词是自由人的意思,哥萨克人生性尚武,体内奔腾着英勇无畏的血液,具有很难被征服的个性,他们以史上做过俄国沙皇的御林军而自豪,能征善战便成为他们的光荣。他们不打仗的时候,就回乡耕种,过着自食其力,丰衣足食的生活。所以当革命来临之后,他们困惑了,不仅他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而且也成了革命的对象。他们的牛马,他们的家业要被充公了,所以他们不得已奋起抗拒。葛里高利就是一个这样的代表人物,其实从经济地位而言,他顶多算是一个中农。
这也是斯大林为什么能够力排众议,坚决要把刚颁布的斯大林文学奖授于肖洛霍夫的原因。早期的错误政策与过激行为确实是伤害了许多不该被伤害的人,给革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像葛里高利这样的人都能够与苏维埃政权为敌,就很说明问题。小说中涉及到的这个事实,让当时的铁腕领导人斯大林耿耿于怀,很不是滋味。这样普通的农民都要被殃及,显然不应该是他的本意,也不是革命的初衷。虽然小说在这方面的揭露还是很有分寸的,基本上就是点到即止,可是还是让斯大林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与要害。
因此斯大林对这部小说另眼相看,这也是《静静的顿河》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下,没有被打入另册的唯一解释。在接见肖洛霍夫时,斯大林曾经特意地问到:我们的主人公什么时候可以入党啊?其实,这正是肖洛霍夫的过人之处,他的底线是说死都不会让他的笔下人物入党的。显然在现实与艺术的钢丝上,肖洛霍夫是走得最成功的一个人。后来,由于斯大林已成为过去时,电影的改编就比小说更直截了当。
根据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葛里高利最后是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回到家里的,当初他的出走就是要逃避审判。他的妹夫是村苏维埃的主席,因为原则的不可动摇,这个已经亲手处决了格里高利哥哥的人,面对着葛里高利,依然是不依不饶地要大义灭亲。即便如此,葛里高利还是要回到他曾经的家,虽然许多宝贵的东西都失去了,他的父母,哥嫂,妻子,情人等也都相继死去了,但是他还有一双儿女,那是他的全部所有了。那么他的这次回去后,又会怎样的结局呢,相信审判之后,他的归宿就是被执行死刑了。
影片场面宏大,剧情磅礴,气势非凡。哥萨克人在战争与和平状态下战斗与生活的场景,被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那浓郁的异国情调,顿河草原上的壮丽景色,还有扑面而来的哥萨克人的独特风貌,都让人耳目一新,甚有冲击力。虽然战争场景很多,暴力镜头充斥,但是在沉默无语的静静的顿河面前,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即便是不断地出征,不断的战斗,这些看似在不断重复的情节,也没有显出丝毫得沉长雷同、无趣乏味。因为每一次的战马嘶鸣,每一次的殊死砍杀,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激情。哥萨克人的简单明了,豪爽痛快的生活特性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当然,有生活就一定会有爱情,就是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爱情也是从不会没有的。这部影片,表现哥萨克男人的镜头除了在马上疾驰拼杀,就是在马下推杯换盏,喝个不停。酒是他们的消遣与乐趣,也是他们排解心头忧烦的良药。可是同女人比起来,酒的法力就不足挂齿了。主人公葛里高利有一个贤惠美丽的妻子,是当地首富人家的女儿,然而这么好的一个妻子,葛里高利偏偏就是看不上眼,硬是与有夫之妇的邻居阿克西娅难分难舍,以至于断送了妻子的性命。影片的结尾,葛里高利为了躲避苏维埃的审判,逃命时还不忘带上阿克西娅,没想到,后者在途中被苏维埃的巡逻队射杀。
因此,这部影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故事。是一部货真价实的爱情悲剧。这里面有对爱的背叛与放荡,也有对爱的向往与坚持。所以当人们面对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娅的感情时,也真的是无法说三道四,指手划脚了。也许他们是真爱,只是没有机会做成夫妻。若如此,葛里高利的妻子就是真正的悲哀,她不被丈夫珍惜,最终又是因为丈夫而死去,这个美丽的女人真是可怜之极。从中也不难看出,即使在崇尚自由的哥萨克人中,女人也是没有地位的,男尊女卑的现象还是相当得严重,这种状况在葛里高利的身上都无法幸免,就知道哥萨克女人的地位是多么得低下了。
哥萨克人的社会是准军事化的,他们的男人在和平时候也穿戴着类似于军人的衣裤和帽子,自家的骏马就是战马,一声令下,就能够招聚而来,挥之而战,成为一支锐不可挡的军队。他们的房子,家居的装饰摆设,他们的饮食样式与方式,以及他们的社交礼仪,宗亲观念,还有他们在土地上劳作的景象等,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又是完全陌生,非常有新鲜感的。影片开始时,阿克西娅在顿河边打水的细节就将哥萨克人的风土人情勾勒得一揽无余,十分好看。
宽阔的河面,水平如镜,波澜全无。阿克西娅挑着一付白铁打制的小水桶走向河边。这个小水桶只有中国北方农村老百姓用的水桶三分之一大,还是上粗下细形状。扁担轻盈短小,两头没有钩链,小水桶的提梁直接放在扁担的两头,那里明显的有一个凹槽,可以保证水桶不会从扁担上滑落下来。这样的设计看出哥萨克人的务实与聪明,因为担水这样的劳动肯定属于家务活的范畴,哥萨克男人是不会染指的,所以这样的工具就是专为哥萨克女人定制的,于是她们担水时就会方便自如了。影片的情节主线就是从阿克西娅在河边打水与葛里高利恰巧相遇而引发开来的,一场发生在顿河边上的故事由此揭幕。
电影中的人物与剧情距今已有100年了,前苏联与前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也早已解体了,现在的哥萨克人又是怎样的呢?虽然不再有战争了,但是可以想象,他们的行为模式应该依然还在。因为人们惊喜地发现,2005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就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俄罗斯哥萨克人的国家义务》的议案,这个议案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哥萨克人的传统。由此可以断言,历经沧海桑田的巨变,哥萨克人依旧还是一个独立特行的群体。由此可见,一种制度可以消失,但是静静的顿河不会消失,哥萨克人也不会消失。一部《静静的顿河》,永远地留下了哥萨克人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