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在时光中流浪》有感
时间: 2018-11-07 02:30:48 人气:56
五月份在网上看到沈俊峰老师又一部散文集出版了,书名叫《在时光中流浪》,多有诗意的书名啊,近几年经常看到很多人上网感叹在地理空间中流浪,常有找不到家的感觉,心灵难以驻足,无处栖息。甚至有人说:“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大多数人过着在外多于在家的流浪生活。
他这《在时光中流浪》又是要表达什么呢?
必须得收藏一本沈老师的《在时光中流浪》。
因为这一年多以来,我在网上陆陆续续读过一些他的散文,觉得每一篇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些字句触动心灵,产生共鸣,多有感悟并深受启发,耐读、有读头,是他的文字留给我的最初印象。
影响最深的是《寂寞映山红》、《乡村的疼痛》、《花开君子兰》、《娘在家里儿在外》等等。
其中《寂寞映山红》这个文很好,写大别山里“岭上开遍映山红”的景象早已形成一种文化进驻人们心灵,如今却遭遇疯狂破坏以至于寥若辰星,当时我看后深受启发,联想到身边的事,一直想写些什么,又无从下笔,直到后来看到一个生态安全征文,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写了一篇《靠山吃山》。
从《乡村的疼痛》一文中看到作者懂得瓜贱伤农,尽自己绵薄之力悯农,经常去买很多瓜,这不仅是一种善、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动力、一种责任吧!作为脚踏泥土之人,怎能不感动。
《花开君子兰》:“这盆君子兰虽然身处劣境,地处贫瘠,看不到太阳,也见不到月亮,但是它并没有丝毫气馁和挫折感,仍旧花开如常,傲然挺立。它肥硕的叶片翠绿茁壮,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这盆君子兰,让我刮目相看,油然而生敬意。
仔细观察,原来它的叶片分发两边,对称向上,是好几个“人”字的倒写,只是那“人”字的根却是深深嵌在泥土之中的。”只是那“人”字的根却是深深嵌在泥土之中的,看到这句话时,顿时与兰惺惺相惜,竟然潸然泪下,如今还有谁敬佩那些扎根泥土的人啊。托物言志,也是一种写作技巧,在他的散文《默化成树》中也有体现。
另外,《娘在家里儿在外》:“那时我对家的感受是:孩子在哪,家就在哪!可是几年之后,当我们团聚在北京,对父母的牵挂让我对家又有了另外的理解: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有时扪心自问,家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家是一个和谐的圆,孩子一半,父母一半!人这一生,应该有三个任务和责任:把孩子培养成才,敬爱父母,圆自己一个梦!”
这段话是对家的精彩诠释,就好比学英语时,家,家庭和房子完全是三个单词,家是心灵的皈依之处,家是一个和谐的圆,孩子一半,父母一半,在培养孩子,敬爱父母的义务之外还要圆自己一个梦,此前一直以为培养孩子和敬爱父母这两样难度较大,看到这句话时,方才感到圆自己一个梦似乎比前两样更难做到。
好在沈老师后记中说:“有梦做,不负光阴,人生充实,不寂寞。”但是他实在是太低调太谦虚了:“……想借此机会整理一下心情,调整一下流浪的步子,看看是否能够距离文学的大门近些,再近些。”
由此看来,圆梦,圆文学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沈老师自谦是文学的门外汉,只是想靠近文学的大门!“在文学的边缘转悠,这种状态,感觉就像在时光中流浪。”但是有梦在深宅大院的大门里面,有梦想支撑就有勇气去靠近去叩门,流浪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至少应该是痛并快乐着,就像故乡,让人疼痛又让人不舍。
在我们这代人中,许多人都做过城市梦(城市人又有许多做过出国梦),乡村是土壤,城市是梦想;而沈老师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祈望,乡村是他的梦想和梦乡,城市才是他追梦圆梦的现实土壤。这是一个有着乡村情结的人,乡愁永远是无法化解的写作主题。
都市人都有这样的梦想:一座房子,一个院子,一块地,然后在地里种花种菜,搭个葡萄架子,让绿荫擎天,让瓜菜飘香,然后读书写作,下棋聊天,听音乐喝老酒,望云卷云舒……身在都市,魂在乡村。然而,在这梦中的乡村,虽然繁华,却是两眼空洞。……虽然精神仍然飘忽在半空,但很多人还是在拼命挣钱,想把梦想变成现实,想过那种惬意舒适的田园般的人生。
想在灯红酒绿之后享受一番乡村的爱抚,可是又一想,不对,太难了,这是只有富翁才能有的生活啊!于是顿悟,或者说自我安慰,本人少小之时过的不就是这种富翁的生活吗?虽说两种田园不可同日而语,不在一个质量层次上,可是记忆中的乡村总不能忘怀。那里有鸟语花香,也有鸡鸣狗吠,更有柔情和温暖,像情人的手,轻轻抚过你的灵魂。——摘自《穿行在城市与乡村》
很多人的终极梦想其实就在自己的起点上,好比转了一个大圈又回来了,但是追梦圆梦的过程应该是美好的。九九归一,这好像有点儿禅悟的意思了。
本书《后记》:“这些文字就是我流浪的心情和足印。对于时光,我常常有一种恍惚,过去了的,像云烟散去,时常模糊,只有在这些文字中,我才会触摸到自己内心与情感的某些意绪和存在。”
以前常常用一气呵成来形容某人文思泉涌,才思敏捷,行文流畅,可是后来感觉也不一定是那么回事,写得多,写得快,说明那人有充足的时间不受俗世琐事纷扰。我常常就是正写着不得不去干别的,起初以为是耽误,后来发现停一停,放一放,也许就有了新的想法和提升,正好也印证一下有的东西是否值得再写下去。
就像生命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磕磕绊绊、风风雨雨,一晃过去多年仍然挥之不去,就有必要记录下来;还有日常生活中,成长经历中有些小感动小心情,偶有日记记载,时过境迁,偶然翻阅,竟然连自己也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吃惊于曾经的自己竟然还有那般文采,用那么好的硬笔书法生动地记录了那般经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文字的意义,文学的意义吧。
散文本身就是以散著称,可以是时空流转的某一瞬间某一地点偶然的巧妙串联,神聚之即可。在时光中流浪,在文字中驻足。感动别人,感动自己。
从接到邮局通知,到合上这本书,六十来篇散文我一气读完,又穿越了一次时空,流浪了一把,很过瘾,比在网上看过瘾。难得今天这么清静,有时间看书也是幸运,何况这本书等了很久了。
同一篇诗文,不同的人看了就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心境下,看了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好比一株玫瑰,有人注重花,有人注重叶,有人注重刺,还有人注重园丁的艰辛。我想我注重的是作家的文采和乡村情结,还有就是对待文学的态度吧。
即使是文学的门外汉,并不影响我的读写热情。
确实是一本好书,不虚此日。
20XX-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