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散文 > 经典散文

恩师柳印生散文

时间: 2018-11-07 10:57:03    人气:41

  我是在家乡的县中即江苏省实习的。那时的兴化中学在江苏省都非常有名气,当然,现在同样非常有名气。兴化中学的作文教学与文学社,在全国的影响都非常大。在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中,兴化中学连续八届都有学生获得头等大奖。为省内所仅见。

  在我读高中时,我们最渴望能到兴化中学读书。但我读高中是在一九七八年,文革之后真正凭考试入学就是从我们这一届开始的。我从我们蒲塘小学附属初中考上高中的。对我们乡村少年来说,考上高中就相当不错了。如果能进兴化中学,那无异是走进了天堂。

  我大学毕业后,眼看着很多同学留校的留校、进城的进城,最差的也都能混进县中。唯独我,那一年回到家乡兴化,又正好遭遇到兴化大学生毕业分配来了个一刀切的政策:从乡下考进大学的学生,分配时还得分到乡下去;从城里考进大学的,毕业后还留在城里。

  这一来,我就被兴化中学再一次拒绝在门外了。

  然而,我与兴化中学的有着不解之缘却是注定的。我大学毕业前的教育实习就是在兴化中学语文组。其时,兴化中学正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柳印生做校长。

  我到兴化中学实习时,兴化中学的柳印生校长与赵道宏老师担任我的指导教师。

  赵道宏是兴化名师,她是兴化中学初中部的一块王牌。她曾对我说起过柳印生的一些趣事。我从她的讲述中知道了柳印生的大致情况。柳印生竟然不会下面条,什么家务也不肯做,据说也不会做。一切都推给他的夫人去做。我到现在还记得他的夫人的名字叫顾美娟。他是一个中师毕业生,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教学艺术,终有如此成就,是因为他牺牲了常人的很多生活乐趣,确实很不容易。我后来在乡下教书,有一次看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封面上刊载了柳印生的大幅照片。照片上,柳先生头发花白,但红光满面,睿智的双眼在镜片后射出深沉的目光。那种特级教师的风度,让我深为折服。后来,我在《兴化报》上读到他的小说欣赏的连载,再接着又看到他将这些连载结集而成的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小说欣赏》,内心为之一震,柳先生的那种学者化追求不禁让我心驰神往。我觉得做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做到这份上才是一种人生的成功与事业的成功。而更让我感奋的是,柳先生是以一个中师生的起点而最终达到这样的境界的。我联想到自己,我一个中文本科生,无论怎么说,都必须做得非常出色,否则,这大学真是白念了。我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柳印生与我们中文系顾黄初教授的关系是很好的。顾黄初是中国著名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一生耕耘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领域。也因此,我们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这一学科,在全国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后来在《江苏教育报》上看到顾教授在一篇教育随笔中说到兴化一位青年教师坚持写教后日记而终于写成一个特级教师的事。顾教授在文章里没有提柳印生的名,但我知道他说的一定是柳印生。我还记得,顾教授因为我在兴化中学实习,特地到这个实习点上开了一个语文教学讲座。全县的语文教师都赶来听讲座,影响可谓不小。

  据说,这也是柳印生校长的策划。既然大名鼎鼎的顾黄初教授来看教育实习,顺便让他留下一顿丰盛的语文大餐,一举两得。

  这也能看出柳印生老师与顾黄初教授他们的情怀。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便以奖掖后进、扶持同道为乐。

  我在语文教育实习时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得到柳印生校长的亲炙。他坐进我的教室听我上课,他和语文组的老师一起评点我的课堂,柳印生老师还指导我写教后日记也就是教后感。柳先生告诉我,教后感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可以写这节课成功的感悟,也可以写教学环节中处理得不当的教训,还可以写一写学生被调动的程度,当然也可以观察一个学生然后写下对他的印象。时间长了,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都有了,丰富的教学感觉也多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什么是优秀?柳印生老师告诉我:坚持就是优秀。什么是名师?永远观察课堂,永远思考课堂,就是名师。教后感,会把这一切全都带给你。

  实习期间,我在每一篇教案的后面都有意留下一张空白页,用来写教后感。我在走上教学岗位以后,很长时间里都一直在写教后感。效果确实不错。

  但我后来还是抛掉了教后感。因为,我发现时间长了,材料固然可以积累很多,但也很芜杂,有时反倒影响对材料的甄别与取舍。我就想,不写也罢。特别重要的东西,总会记得的。而且,这个时候,我开始用另一种东西取代教后感与教后日记,那就是教育随笔与教育手记。不必每天都写,但坚持每周都写上一篇。我在到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工作后,该校校长、著名语文级教师高万祥也很强调教师写作教育随笔。他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一万字教育随笔的写作任务。我想,这样的写作数量,应该可以应对我们在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

  后来,我写作的方式更加灵活了。每阅读一本教育学著作,我都会在空白处留下我阅读的思考与心得。

  我坐在赵道宏老师的办公室里办公。一开始,我是听她上课,帮她批改作业与作文,算是借此熟悉学生。赵老师教的是初一的学生。柳印生老师的女儿叫柳拂,也在这个班上。我记得这个班有一个女生叫姚溱,是班长,很有才气,语文学得很好。在学一篇叫做《美猴王》的课文时,她回答老师的提问竟然用到了“浪漫主义”这个说法,着实让我吓了一跳,觉得这样的学生不能小瞧,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如此表达,真让人佩服。因为作文写得非常好的原因,姚溱自然受到了柳校长的关注。柳校长的女儿柳拂受乃父的影响,语文学得好,作文也写得很好。记得我刚进兴化中学时,看到黑板报上的一篇文章就是他女儿柳拂的,叫《初识姚溱》。我当时就被这篇文章打动了,觉得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散文。

  由此也看出,柳拂同学的家学渊源深厚。柳印生老师不但教出了学生,培养了教师,也以自己的学识影响着家人。

  我大学毕业时,曾专程去拜访过柳印生校长。柳校长当时正在廊下吃午饭。看到我来了,连忙扔下饭碗,与我攀谈起来。言语之中,也多少有点惋惜,因为他也希望我能进兴化中学执教。但政策在前,他本人确实无能为力。

  很长时间里,我都为自己未能进入兴化中学执教而遗憾。其实,现在想来,我当时眼光不远。其实,即便在乡下,只要努力,仍然能够最终进入这样的学校教书的。可是,当时,伴随着分配到乡下的,确实就是一肚子无法排遣的牢骚与愁绪。换上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这样。因为这与人生与生活有着莫大的联系。

  虽然无缘进入兴化中学教书,然而,我与柳印生老师却结下了师生之缘。在我成名后,只要我回家乡,柳老师听说了,一定会前来陪我聊天、用餐。柳老师对我的发展极为关注,也常常叹息,当年,不应该有那个该死的政策,致使很多人才流失。

  柳老师还是那样,虽然年事已高,然而,鹤发童颜,每天坚持阅读。

  在我任《江苏科技报?今日教育》主编之时,我曾采访时任兴化市教育局副局长的邹祥龙先生,邹祥龙先生当时兼任兴化中学校长。邹祥龙告诉我,柳印生其实也是从兴化农村走出来的一代名师。我这时才知道柳印生老师中师毕业后,曾在兴化市安丰镇的一所学校里工作过很长时间。

  我这时才有点愧悔。家乡人民,其实是不希望我走出去的。

  但时至今日,我都固执地认为,中文系毕业生,在打着灯笼都难找的1980年代中叶,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们一刀切到乡村学校是错误的。至少,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可是,当时,有哪一个教育机构的领导认为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呢?即便是现在,又有哪一个教育行政的领导认真地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质资源的合理使用呢?

  但是,后来,我与朱永新教授交往期间,朱教授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广平,你不能抱怨生活。也许当初真的如你所愿让你进入兴化中学教书,你后来的成就是不是还能像今天这样引人瞩目就很难说了。一得一失,这东西很难讲的。你被安排进规模型学校,那种机器式的流水线,对你,是不适合的。不,是你不适合那一套。

  话题还是回到柳印生那里吧。我欣慰地发现,柳印生先生的影响仍在。在我们家乡兴化,也许,其他都不被人们所关注,然而,兴化一地的语文特级教师特别多。柳印生先生作为家乡的第一代语文名师,影响了一大批人,也培养出一大批语文教师。

  最近,欣闻有媒体要在兴化调研,准备就“兴化语文特级教师现象”做一个专题。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现象的背后,正是因为有柳印生老师的存在……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