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散文 > 经典散文

婆婆也是妈优美散文

时间: 2023-09-24 15:58:19    人气:93

  先生恰巧出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那时的广大农民都生活在混温饱的年代。父亲多病,作为家中的长子,生活的重担责无旁贷就落在他的肩上,鉴于家庭困境上高中时他准备辍学,过早加入挣工分的行列。

  婆婆虽说并未接受过教育,不懂得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她只知道儿子喜欢读书,凭着能考上就让他学的朴素意识,婆婆力排众议,他才得以完整上完高中,靠着高中的底子在部队考上军校,完成了“跳”农门这一跃。自然寒暑假、星期天他的足迹遍布各个工地,靠微薄的收入聊以继续学业兼贴补家用。

  其实十五、六岁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三百斤重担就是壮劳力也胆怯。他二话没说就硬挺下来了,以至纵向发展受阻,只能横向发展,造成了他“海拔”永远停滞在国人标准身高线下限。偷懒耍滑他这辈子是学不会的,就是临当兵的前一天还在田里忙活着,直到把家里所有重活都干完了才安心奔赴部队。都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感谢上天赐给我富有家庭责任心、吃苦耐劳的伴侣。

  随着社会发展,国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婆婆已届八十多高龄,正该颐养天年,按理老太太可功成身退,但是她不在其位也得谋其政。估计认为子女教育堪为得当,家里大事小情总得搭把手才放心,喜欢“参政议政”,有时未免弄巧成拙。先生好言相劝叫她年纪大了别管闲事,但咱妈是有个性的,立场坚定着呢,轻易决不会被人所左右。

  就说近年医疗进社区,最直观的就是给每人建立健康档案,大家有着“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意识。前些日子她拿了张粉色体检单,说自己生病了满脸愁容,我俩一看有点不以为然,除了已知的高血压,仅仅添了个尿酸偏高指标,给她解释了尿酸高可以饮食控制,何况现在又没有任何不适,少食嘌呤高食物无需服药即可降至正常水平。

  可能她有点怪我们战略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战术上没有各个击破。于是,颠来倒去复述自己除了高血压,又有骨刺和尿酸高等毛病,仿佛是身经百战的军人,获得种种殊荣似的挂在嘴上炫耀。任他苦口婆心说得唾沫横飞,像诸如此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不能吃,具体到那款食物嘌呤高的都一一详述,她始终油盐不进。

  此事再一次论证了家不是讲理地方的言论之正确。看来我得研究一下老年人心理,婆婆“恐病症”现象尤其严重,稍有点头疼脑热的就夸大其词“诏告天下”。有一次,通知我们她不舒服到“头也抬不起”的地步。周末一早起来,我们赶紧驱车至乡下送她就医,到家及房前屋后遍寻无人,电话又无人接听,先生有点着急,我半开玩笑说:“你妈可能去叉麻将了吧?”他断然否认:“她那里坐得牢,肯定在村医疗室输液。”

  于是,我们去医疗室找人,结果,路上碰到相熟的人告知她去庙里了。待我们赶到瞧见喜剧性的一幕,只见她精神矍铄端坐在窄窄的硬板凳上“砌长城”呢。老人家很敬业,拒绝了我们的请求,她不能坐视“三缺一”而不管,苦于分身乏术,也就不能“陪”我们去医院转了。一出来我就调侃说:“麻将是治你妈诸病的特效药,包管‘药’到病除。”说到这里,我对先生是十二万分的膜拜,婆婆屡屡“烽火戏诸侯”的行为,他一点也不着恼,竟无半句怨言,乖乖地奉上滋补品就原路返还。

  事后,婆婆对诸如此类的病因在言谈中曾吐露一二,每天在家闷坐无聊之至,就感觉浑身上下不得劲,那儿都不舒服。从此不难窥见老年人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须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日子过得充实,感情生活有所寄托,才不致闲出毛病。看来“托老所”市场前景广阔,老年人群居能互慰寂寞,使子女安心学习、工作。尤其是平素拥有话语权的老人,周围缺少能倾诉衷肠引起共鸣的知音,很易出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独感,如果自我疏导能力弱,不能排解不良情绪,渐次出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婆婆是个聪明人,知晓母以子贵,闲来无事喜欢折腾儿子围绕着她老人家团团转,大概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于是,动辄对儿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彰显老太太至高无上的地位。偶尔还不忘来个午夜来电倾诉,有一次理由尤其独特——“只因我心里烦”,典型的我不爽你们甭想痛快的主儿。每天喜欢吃药和吃饭一样的,缺一不可。只要去医院看病,医生曾开过的药,那此药就成了她永久的食物链,再也无法舍弃,仿佛只有这样,健康才能得到确凿保障。

  以前基层医院都有这样的通病,即使是头痛冷热等小毛病,只要你有这方面的诉求,就如到饭店点菜似的予以抗炎、补充能量等,葡萄糖针剂成了万能药,院方既抓了效益又亲民,何乐而不为。以至像我婆婆之类达成这样的共识,陷入不输液就治不好病的怪圈。我知道她的喜好,因而,无论感冒还是头晕,上医院都主动央求医生先给她开上几天的补液量来个安慰疗法。但好医生是有原则的,能口服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有一次感冒不适,医生说没必要输液,好说歹说只肯开一天的量。结果过了几天她仍耿耿于怀,自觉头晕不适,我们说了一箩筐的话也不顶事,没办法赶到家当她的面拨通权威医生与其通话后,对方正告她无需输液继续服抗眩晕药就能缓解。此事才算消停,一通电话毛病自然也就不治而愈。

  婆婆也是妈,可此妈非彼妈,如果是自己妈,任凭话说得重一点,妈在气头上生气是肯定的,但过后肯定不计较。但婆婆说重了,碰到明事理的还好,一笑置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若是碰到那种事妈,少不得在儿子跟前上眼药,一顶“大不敬”的帽子就能压得人喘不过气。看来还是晚辈内功修炼未到位,不能做到“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静观不言,只能孝且顺着吧!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