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习题设计有效性策略分析论文
时间: 2018-11-24 00:18:05 人气:62
数学习题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好的习题设计不仅能反映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把握,还能体现学生对于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赖于现有的课本、补充习题或是购买来的资料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很少有教师能够精心设计学生作业。课堂作业也是如此,依据陈规,不用心设计,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理想。科学设计数学作业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精心做好作业设计环节。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
一、从学生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年龄特征入手设计,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能够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依据小学生的好奇和游戏的心理来设计数学作业,以便能有效地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猜数谜的游戏性习题: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通过让学生猜数谜,不仅把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回忆、勾连起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铺垫,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例如,低年级教师常设计的“看谁先摘到桃子”“勇夺红旗”“智闯迷宫”“巧摆火柴棒”等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的练习。让小学生在具有童趣的情境里学习数学,赋予了数学习题的游戏性和神秘色彩,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乐趣。兴趣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我们数学教师要学会做有心人——要积极主动地去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兴趣。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入手设计,培养学生感悟数学的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同样如此,小学生的习题设计也应能够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时,我就设计一题:“小红跟随妈妈上街买菜,妈妈买了2斤猪肉、1斤白菜和两袋各重500克的盐,问妈妈买的东西一共重多少千克?”这样的巧妙设计把“斤”“克”与“千克”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感悟“斤”“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又会让学生感到有趣、新鲜。又如,在教学《年龄问题》时,我能利用班级里的一个孩子的年龄设计题目:“爸爸今年的年龄比成远同学年龄的三倍还大两岁,爸爸今年35岁,成远今年有多少岁?”当呈现出这样一道题时,孩子们都乐意去做,都想知道成远的年龄是多少岁。而后我让学生自己去画线段图,让学生看线段图来感悟他们的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再如,揭示“周期现象”的概念时要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制作统计图表时要搜集学生身边体育比赛的成绩、比较学生身高练习设计时要调查学生的年龄……这些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而学生的习题设计要有源可寻、有根可究,这样的习题,学生才会乐于思考、乐于完成,从而达到感悟数学知识的目的。
三、从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入手设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动手能力、语言能力等都存在着差异,因而他们在数学上的发展也就存在着高低差异。我们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些差异,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划分出不同的层次,而后进行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布置基础题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让后进生不再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困难,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布置难点理解性习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跨越理解知识的阶梯;布置提升性习题,让学生们探究完成,可以开阔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我在数学教学中都能依据课本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数学知识的层次性划分,并进行科学性布置,所以所任学科,孩子们都很喜欢,都能乐意完成作业。总之,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能力培养。当然,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习题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习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计算与模仿应用,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此,在习题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技能经验,设计一些学生可以操作的、可实验,具有思考与合作性的习题,使孩子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爱动手操作的学生。
2.设计的习题是否具有可实践性?
学习数学知识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学生们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人,最终要走进社会,学会独立,因而从小就要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
3.设计的习题是否具有可创新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而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注习题设计的可创新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力,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创新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的习题练习中也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依据不同的数学学习内容认真设计学生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习题中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