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范文 > 心得体会

读《大江南北》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 2022-12-16 09:14:47    人气:38

《大江南北》作为一本红色期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是一本富有内涵的史料性杂志。下面是一九文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大江南北》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读《大江南北》心得体会

有人说:一本好书,是文化的沉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髓。所以,只有多读有益的书,才能增强自信心,更加勇敢顽强,才会使自己拥有一对永折不断的翅膀。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深切感受到当代青年对于文化这一名词的理解,已经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多的是一种追求新奇、倡导时尚的全新理念。本人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接触了《大江南北》这本杂志。它继承传统,富于创新,更可贵的是讲真话,讲实话,可谓是当代杂志中较为优秀的作品。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要积极相应党委号召,脚踏实地,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真心实意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需要强固根基。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当一名合格的村官,需要不断学习,真正下基层与老百姓打交道。农村是一张纸,需要我们涂上色彩。我们要到家入户,多向老百姓学习,多问,多思,多看。必须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以农业、农村、农民为重,不断摸索农村特点,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读《大江南北》心得体会范文

《大江南北》这本杂志让我受益匪浅。《大江南北》作为一本红色期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是一本富有内涵的史料性杂志。

读《大江南北》给了我一次亲近历史的机会,书中文章包含着对党史国史的重溯,对侵华战争的追溯,对改革开放的坚定,对强国富民的自信。这份杂志,它所承载的史实,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更是要我们把所受到的教育,转化为今天工作中不断前行的动力,督促我们在工作中争先创优。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应该有崇高的理想,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期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服务好农村、农业、农民群众。农村是个大舞台,是施展才华的好地方,我认为在农村工作中还是有所欠缺,需要不断努力,我个人认为要努力做好如下几点:

一、转理念。用一颗平和而明亮的心立足并扎根农村。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各种娱乐和硬件设施比较简陋,再加上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这都会对习惯的生活造成一定落差,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看待所面对的现实环境。在农村工作,会经常跟农民打交道,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我们和他们交流起来也会有一些代沟,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误解和委屈。作为一名村官,要学会压住心中的火气,磨掉学生时的稚气,打磨掉社会青年的怒气,下村上门做工作,去争取他们的认可、支持和理解,决不能凭意气用事,让问题扩大,矛盾激化。

二、端态度。老一代革命先辈说过乐于付出是我们这代人的性格,经历

过艰苦环境考验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党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性和及时性。作为村官,平时主要工作在村里,既要管村里的工作,又要忙村民的事,所以不会有人时刻管你,时刻督促你的工作,检查你的工作。这在1一定程度上会容易让人产生懈怠的心理,惟有继承好老一辈的优秀革命传统,珍惜当下,发愤图强,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鞭笞自己,今日事、今日做,每天把要做的事都记录下来,多动笔,少说话,多做事,时时刻刻按照两学一做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按照村两委会的分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积极要求进步,使自身素质得到更快更好地提高,得到领导的满意,广大群众的认可。

三、抓落实。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干劲,踏石留印的稳定,狠抓落实,踏踏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农村工作,就是来为人民造福,不把群众放心里,愧为村干部。我们面对的是人民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就看群众是哭还是笑,要了解农民群众的想法,听取他们的建议,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对能办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办;对一时办不到的事,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去办。

通过几年农村基层锻炼,我已由一名年轻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工作者。相信有《大江南北》这样的杂志伴随我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的人生道路将会走得更远、更宽、更正!

读《大江南北》心得感悟

2007年7月,怀揣着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梦想,我来到田庄村当了一名村官,在工作上铭记村官的责任,积极协助村两委管理村中事务,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为村里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在工作之余,我喜欢看《大江南北》,记得2010年第5期《大江南北》刊登了在革命老区江苏江都有位大学生黄俊,大学毕业后,为了能给家乡农村多做点事,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不顾家人反对,放弃留在大城市享受丰厚待遇和舒适生活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农村。在十年的村官路上,黄俊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畏惧,把两个贫困村打造成了名符其实的亿元小康村。黄俊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虽然我没有黄俊那样的成就,但我在基层的岗位上也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脚踏实地,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农村。虽出生在农村,但我对农村并不了解。而且在进入村官队伍之前,长时间的读书求学,使我已经完全脱离了生我养我的农村,对农业生产更是知之甚少;对农民,我依然停留在最浅薄,最表象的认识之上。入村工作后,从最初的抄抄写写,整理文书档案;与村主任走街串户,化解矛盾纠纷;跟着老干部宣传政策,访贫问寒;在每一个村民小组、农户家中,通过一件件日常琐碎小事,我感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朴实和坚韧,农村工作的繁杂而细微,基层干部的辛酸与苦乐。在房屋征收、土地征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缴、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中,我逐渐了解了农村,融入了农村,完成了从大学生村官到村民一份子的转变。

二、稳妥处事,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观念。工作后,我慢慢的发现,我自身的阅历和农村的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农村,我们仅凭自己的朝气和浅薄的知识积累,不足以解决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两委班子的一员,上要落实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下要推动产业发展、基础改善、群众致富,这不是一腔热情可以换来的。对初出校门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但看着村干部无怨无悔的点滴生活,我逐渐摒弃了到村任职作为前站职业的想法,明白了有些问题,村民们与我认识不一致但我们需要转换观念理解他们。凡事要做好在最底层吃苦的精神准备,遇事要认真思考群众的意见,一心一意做好眼前工作,这不仅使我对事情看得更清、识得更真,更使我在处理问题上头脑清醒,规避错误,少走了很多弯路。

三、调整思路,在实践锻炼中实现成长。实践出真知,在老百姓眼中,你的每一句话都必须在你的手中成为现实,这就是群众最简单、最现实的看法,这就是我对农村、农民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既然,我们不可能强迫改变村民由来已久的生活方式、处事办法,延续多年的传统习俗,为什么不能积极主动的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在融入中寻求突破。在交流中推动发展,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真诚的态度面对群众,认真地思考他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不遗余力地为每一位群众出一个点子,想一个办法,找一种心理慰藉。在每一项琐事中,主动调整思路,进组入户,宣传政策;在每天工作中,主动向老干部学习农村工作要点,了解群众最关心的事项,以最诚恳、最踏实的态度和行动让群众感受到了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从而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分工组里每一位村民家中的情况都掌握的一清二楚,困难家庭、失独家庭、留守老人儿童家庭等弱势群体也时刻不忘,特别关注。

回顾近十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对我个人而言,有着道不尽的感受和言语。我始终坚信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小小的村官一样可以发光发亮,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最美的色彩。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