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忠义仁勇的故事
时间: 2018-10-17 01:43:51 人气:46
导语:面对关公如此多的封号谥号,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下面是一九文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关公的知名度,其实不亚于古今中外任何一位伟人;但关公忠义仁勇的人文精神,却是任何一个人难以企及和超越的。我们有理由向世人宣示:关公不仅是运城的,也是世界的;关公不仅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将来的!
关公与山西运城《三国传·关羽传》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州。”这里所说的“河东”,指的是两汉时期的河东郡,主要指今运城地区;“解”,就在今天运城解州一带。在解州镇西门外和常平村,分别竖有“关公故里”、“关公故宅”石碑各一通,均为清康熙时解州知州言如泗所立。坐落在常平村的关帝家庙,相传是关公的故宅。
关公塑像关羽生平第一义举,就是悯冤除霸。关羽少年时勇武有力,疾恶如仇。当地民间传说,关羽原本是打铁的,也有说是卖豆腐的,反正是出身于下层社会。还有传说关羽最早并不姓关,因他杀了人才更名改姓。那年关羽刚19岁,他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无名之辈,拒不接见。当晚,他住在县城旅馆里,听到隔壁有人哭,一问才知道这个哭泣的人叫韩守义,他的女儿被城里恶霸吕熊强占蹂躏。吕熊是个员外,勾结官宦,欺男霸女。当时,解州城由于靠近盐池,地下水是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几口甜水井散落在城里各处。吕熊叫手下人将城里的甜水井都填了,只剩下他家院里的一口甜水井。还规定了一条,凡是来挑水的人,只准年轻貌美的女人来,否则不许进。进来的年轻女人,不是被他调戏,就是被他奸污。大家虽然气愤,但慑于吕熊财大气粗,又都无可奈何。韩守义的女儿让吕熊霸占后,气得老人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只好独自悲泣。关羽听罢,怒火中烧,提着宝剑闯进吕家,杀了吕熊,解救了姓韩的姑娘和其他良家妇女。之后,他连夜逃往他乡。
解州关帝庙结义园
关王故里关羽逃到涿州之后,偶然机缘遇到了刘备和张飞,因志趣相投,从而桃园结义。我们来看一下《三国演义》是怎样描述当时情景的: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下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我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关公与人类文明这里,我先从“关羽”和“关公”两个概念说起。
其实,问题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把“关羽”和“关公”及之后的“关王”、“关帝”、“关圣”区别对待。“关羽”是历史上的真人,只因历史资料的局限,造成后人对其真实的面目知之不全,有相当一部分关于“关羽”的资料是后人凭传说所撰记。历史学家认可的是《三国志》,而对社会和民众影响巨大的是《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再借鉴戏曲、说书等方面的内容,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文学作品。虽然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区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社会民众又有多少人能读到、读懂《三国志》?因此说,《三国演义》的形成本身就是对“关羽”到“关公”的升华。这种升华我们可以认为是社会升华、民众升华。争论由此产生,误会由此发生。褒“关羽”者,引用《三国演义》,而贬“关羽”者则引用的是《三国志》。难怪各执一词,争辨不休。
由此,我们说,关羽与关公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人,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同时也应该明白,《三国志》里的“关羽”写的大体是真实的人,《三国演义》里的“关公”则是被神化了的人,或者说被升华了的神。在此升华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关公文化”和“关公精神”的概念。“关公文化”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精神”由此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关公”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形象了,而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我们民族的形象大使。
关公与世界崇拜关公是历史人物,也是世界人物。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有1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关公组织,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法院,在审理案件之前,全体法官都要站在关公像前宣誓,要求自己像关公那样公正无私、廉洁圣明。据说更有美国数届总统,在竞选期间,他们的夫人都到关帝庙祈求关帝保佑他们的丈夫顺利当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公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精神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已经被世人所接受,并呈现出“普世”的趋向;关公的世界形象也在人们的传承和弘扬中更加巍然而立。关公不仅属于河东,属于山西,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世界。
关公与治国安邦对于关公崇拜,笔者以为是发轫于民间,助推于社会,升华于皇家。据统计,自汉代以后,历朝历代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公御旨加封,使其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由圣而神。汉后主(260年)追谥关公为“壮缪(miao)侯”;唐朝时,关公就作为“军神”和“战神”,被列入国家祀典; 宋时被皇家先后封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朝文宗封关公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关公,并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敕建南京关公庙;明宪宗敕令重建关公庙;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封关公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后敕赐解州关帝庙为“英烈庙”,随后又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还敕令京都正阳关帝庙为关公金身加衣饰,封关公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关公长子关平为竭忠王,次子关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清雍正元年(1723年)加封“灵佑”, 父亲为“成忠公”,清康熙时封“伏魔大帝”, 康熙并于1703年亲临关公故里解州拜灵题匾,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加封“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关公曾祖父为“光昭公”、 祖父为“裕昌公”、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年)前后,清高宗、清宣宗、清文宗多有加封题字匾,直至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关公全部长达26字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并勒令全国府县建庙,春秋虔诚致祭。
文武神圣面对关公如此多的封号谥号,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我们只要记住这样几个关键点就足够了: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时,与毛泽东有过这样的对话:尼氏说,美国厉害,他们有原子弹。毛泽东答,原子弹算什么,我们有关老爷的大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历朝执政者对关公的逐步升级、升格与升华;我们也不难看出,关公文化精神已成为历朝历代安邦治国的重要精神武器。
关公与三教九流自汉朝以来,民间渐渐呈现出三大主流信仰,即儒、释、道三教为主的民间信仰。民间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数可分出其所属的系统,如妈祖属于道教,孔子属于儒教,观音属于佛教,神明的界限相当清楚。儒教尊关公为五文昌之一,尊他为“文卫圣帝”,或称“山西夫子”,或尊他为亚圣或亚贤,把他与孔子合称为“文武二圣”。 道教则奉关公为玉皇大帝的近侍,尊他为“翊汉天尊”、“协天大帝”或“武安尊王”。 佛教也以其忠义足可护法,并传说他曾显圣玉泉山,皈依佛门,因此,尊他为“盖天古佛”、“护法伽蓝”。概而言之,就是前面刚提到的: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我们不妨这样说,关公是植根于儒教,升华与佛教,鼎盛于道教,是由一个真人升华为神灵、世间绝无仅有的一位“三教通神”。
关公作为三教之神自不必说,其实,关公作为“万能之神”或“民间全神”也不为过。
一说关公是武财神。在我国民众心目中,一般信奉的财神分为文财神、武财神、偏财神、准财神等,如:专司财富的武财神——赵公明;赐福镇宅的武财神——钟馗;生财有道的文财神——范蠡;公正无私的文财神——比干;招财进宝的偏财神——利市仙官;撒钱济贫的准财神——刘海蟾;还有文财神财帛童子 、福禄寿三星、佛教财神弥勒佛、五道庙内的五路财神、观音菩萨帐下的善财童子、财神沈万三、石崇等,他们虽门派不同,但都被尊为财神。
关公被尊为武财神,民间有多种说法。
说法一:关公在镇守荆州时,山西老乡王三求见,想让关公在荆州赐个一官半职。关公见王三文不能写字,武不能用剑,无法满足其要求。当得知王三会酿酒时,关公便资助他在荆州开了个酒坊。生意做起来后,引起一些地痞眼红,这些人化妆成关公家丁,上门传令,要王三给关公奉送银子千两,好酒百坛。王三想,他给关公送礼都不收,怎么能突然索要如此重的财礼?地痞们看到骗术被识破,就原形毕露,大打出手,把酒店砸了一通,抢了银子和酒扬长而去。王三急告关公,关公亲自办案,巧妙安排,最后把地痞一一缉拿归案。王三旧店重开后,生意比以前更加兴隆。王三就在店堂挂起了一幅关公画像,既表示谢恩,又警示痞子此店有关公保护。不久,荆州城很多店铺都挂起了关公画像。从此,关公被供为武财神。
说法二:关公身陷曹营后,曹操为能留住关公,送十位美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给银两,又送赤兔马,力图留住关公。而关公得知刘备下落后,决意辞别曹操。他将曹操所赠送的金银财宝一一登记,并按“原、收、出、存”列得清清楚楚,然后护送甘糜二夫人奔刘备而去。事后曹操看到关公留下来的账本感叹不已,于是让宫中和军中所有管账的官吏,都要以关公账簿为模本,将经费开支罗列明白。这种记账模式,迅速被众商家采用。从此,关公又被供为财神。
说法三:关公年轻时曾以做豆腐谋生,他精于理财,善于记账,发明了“日清簿”。商家都纷纷效仿,称关公为理财神。南方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无比锋利,锋利的“利”和利润的“利”是同一个字,所以把关公视为武财神。
如今,很多商店、饭店、企业都供有关公像,香火缭绕,贡品不绝,图的就是关公保佑,招财进宝。
二说关公是军神。关公是旷世大将,其勇武威仪为世人所罕见,所以,习武的人把他奉为武圣,尊为武神,这样,关公就自然成为尚武之人的保护神。关公也被尊为战神和军神,为军人的保护神。自古民间役男前往军中服役,或受命驰骋疆场时,都免不了要前往关帝庙求香火或灵符以护身。 一求关公保佑建功立业,二求关公佑护平安归来。
关公夜读春秋雕像三说关公是文教神。关公被称为武圣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世人公认的。但是,关公其实也是个文人。比如,他身陷曹营时,就以诗画的形式书丹了《风雨竹》,是以竹叶拼写的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这是他一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的自我写照。再比如讲,关公所写的“四好诗”——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至今还保留在山西解州、湖北当阳等多处关帝庙内,这是他一生律已正人的至理名言。这些作品,虽略输曹操父子笔下的文采,但在立意上,绝非“三曹”的文章能与之“比高”。特别是儒家以其喜读《春秋》,而称其为“文衡帝君”,与文昌、朱衣、魁星、吕祖合称为“五文昌帝君”。关公在明清时期,还被奉为科举考试神。明代中期,科考舞弊之风日盛,如何“缩招”生员又不致引起骚动?当时的做法是,推出各界都崇奉的关公做“挡箭牌”,时任吏部尚书孙丕扬主张,效仿关帝庙中的抽签方式,决定新科进士和官员的仕途前程,利用关公的“神威”平息争议。由此,关公便被举子们争相膜拜,成为科举考试的神。现在,台湾、内地以及东南亚有很多地方的学子在重要考试前都要给关公敬香。
四说关公是医药神。旧时,甚至到今天,有很多老百姓认为生病和不幸,多因鬼怪神魔作祟。而关公神勇,鬼神皆惧,又兼有“伏魔大帝”之称,所以,人们驱魔治病、镇宅辟邪,都仰仗关公。我们到关帝庙都能看到神龛前设有问事签谱,关公俨然又成了一位心理医神了。
五说关公是行业神。旧时,七十二行几乎无不敬奉关公,尤其是像剃头业、香烛业、银钱业、典当业、皮革业、酱园业、糕点业等行业,则供奉关公为祖师爷。
关于关公崇拜,现任中国关氏宗亲总会创会会长关心刚先生在《关公在河东》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国,仕宦供奉关帝,为秉法度,修正自身;农民供奉关帝,祈愿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工人供奉关帝,祈望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商人供奉关帝,意在信中求财,义中取利;军人供奉关帝,志在精忠报国,英勇杀敌;海外赤子供奉关帝,旨在眷恋祖国,凝聚华人。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尽管尊奉关公的理由千奇百态,但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确信关公能给人们带来平安、财富和幸福。”
关公与时代精神2013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
解州关帝祖庙国宝——明代关帝圣像赴台巡游
从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来看,我以为和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是一致的。关公的“忠”,是指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忠于民族,忠于集体,忠于自己选择的扶汉抗曹事业。关公“忠于国家”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里的“爱国”道德准则是一致的;关公的“义”,指的是遵循社会正义和朋友之间的义气,既是一种狭义,也是一种大义,更是一种信义精神。关公的“信义”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诚信”道德准则是一致的;关公的“仁”,是指仁德施政,仁爱民众,体现道德文明的大爱、博爱,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热爱人、尊重人、理解人、同情人、善待人、帮助人,这与核心价值观里的“友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关公的“勇”,指的是勇猛善战,勇冠三军,体现的是一种勇武精神,它的本质就是激励人们勇于担当,勇于拼搏,勇于创业,勇于创新,这与核心价值观里的“敬业”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解州关帝庙2016年,在北京举行的“尧舜禹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原会长李学勤、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等40余名专家学者探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源头基因。他们从尧舜禹文化基因中深挖“德、孝、公、廉、敬、忠”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脉相通之处,认为,尧舜禹文化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友善、诚信、敬业、民主、平等”等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台湾某学校学生自发到校门外夹道迎送关帝圣像
四世相约拜关公无独有偶,我们从关公身上也同样看到,其“忠义仁勇”精神,一如尧舜禹文化那样,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那么,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在前面第八章关于“尧舜禹建都的地方,儒道发源地、最早叫中国”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尧舜禹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如果我们稍加联想,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们不妨可以用简要的方式概而言之:孔子“祖述尧舜”而形成儒家思想,关公“夜读春秋”,而形成关公精神。也就是说,尧舜禹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孔子则是遵循尧舜禹文化构筑儒家思想的“先导者”,关公乃是儒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践行者”。
关公对国家以忠诚,对人民以仁爱,对朋友以信义,对敌人以勇敢,这种品格和精神,以及重承诺、守信用、坦诚待人、见义勇为等优良品格和德行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是永远也不应该抛弃的。关公,以他崇高的美誉度和高度的道德感召力,成为我们的道德楷模和人格标范。关公精神无论于国于民还是对于个人立身行事,都是有重要价值的,一定会走进现代人的心灵,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走向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社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都需要关公精神。
关公是引领我们向人生高峰攀登的旗帜。
一代有这样的时代风流集结的队伍,创造的必然是一个风流时代!
在此,笔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赋赞我们心中不朽的关圣帝君——
庚子起风雷,河东惊天地。解梁祥云腾瑞,关羽横空出世。丹凤眼,卧蚕眉,气宇轩昂;飘柳髯,九尺躯,浩然威仪。伸正气,躬行天道;诛恶豪,福荫桑梓。立志报国,挥戈奔涿郡;桃园结义,高擎匡汉旗。持偃月刀,跨赤兔马,掀漠扬沙,席卷城池。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护甘糜双嫂,千里走单骑,古城相会,义收廖化,计取樊城,三顾茅庐,华容释曹,仁收黄忠,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感卌载之孜孜,叹四季之不辞。主玄德,友翼德,义孟德,以德立身,功高盖世。时人赞曰:一腔豪气,披风扬沙出蒲州;一片冰心, 壮雅神逸辅豫州;一弯大刀,叱咤风云镇荆州;一部春秋,秉烛夜观怀九州。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壮哉云长!秉山岳风骨,蓄日月精魂,一雄薄云,立华夏儿女之标范;悟春秋真谛,践麟经大道,一义横天,竖民族精神之赤帜。
己亥泣鬼神,麦城落朱羲。华夏山河悲泪,英雄马革裹尸。首枕豫,身献鄂,白练垂天;魂归晋,庙八方,祭台万里。哭英灵,遍地伏祈;悼英魂,高山仰止。虔心耿耿,信仰越时空;官民熙熙,宏愿继遗志。群起奉盛意,挥汗奠基石。殿堂祠观,寰球林立,烟雾袅袅,香客济济。溯朝野宫阙,赞天下关庙独尊;观仕农朝圣,叹信众五体投地 。一座祖庙,解州灵光映中阳;一座家祠,常平奇柏悬阴阳;一座关陵,百代顶礼会当阳;一座关林,千载膜拜聚洛阳。历朝历代 ,御谥比比:襄阳太守,汉寿亭侯,虎将首, 关壮缪,伽蓝护法神,义勇武安王,荡寇将军,盖天古佛, 崇宁真君,伏魔大帝,山西夫子,天下武圣,协天大帝,关圣帝君,万世人极。经百代而流芳,历万古仍思齐。循儒教,融佛教,寓道教,三教九流,皆为神祇。后世称云:史敬为公,武祀为圣,文尊为子,民拜为神。伟哉帝君!先武穆而尊,共仲尼并圣,巨星悬宇溢彩,耀天下普世之价值。承关公忠勇,继夫子仁义,吾辈系日加持,发中华复兴之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