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论文 > 语言论文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与培养策略论文

时间: 2018-11-07 00:15:39    人气:67

摘要:“数学模型”的建立具有指导性作用,它能够从实际出发,只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便能将具象升华成抽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需要做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感受学生的思考模式,然后运用到教学之中,将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教授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培养策略

构建数学模型是重中之重,通过模型的构建能更好的教育学生。通过学生对于模型的运用了解到相关的原理,在激发学生兴趣之中完成对于事物的思考,将抽象转化为具象,从而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建模的本质

实际上,建构数学模型的想法在很久之前就被提出,而且被运用到各种场合。在学生的后期学习中,都会遇到需要运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情况。低年级的数学建模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依据相关数学模型思想的知识,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探索—问题—模型—应用”这个连贯的步骤。在这个步骤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参与到整个的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认为,数学课很难上的活灵活现,气氛热烈,传授知识也比较单调,只能一板一眼的传授基础的定理,而教师自身也缺乏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的能力,所以数学模型的出现毫无疑问成为了现在最热门的教学方式。构建数学模型不仅可以使学生喜欢数学,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实际上,数学与身边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只要学生开始体验到这种紧密的联系,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与其教会小学生一道题的解题答案,不如教给他们解题方式。必须要明确的是,学习的最高目标是贴合到实际之中,学习为生活服务,在贴合实际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构建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数学的发展。只有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才能构建出新的数学模型,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就好像构建数学模型的动力和源头,促使人们更高效率的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低年级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构建数学模型的思维,这在现代的小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说,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更加贴合目前中国的小学教育现状。

二、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

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构建数学模型对现代低年级教育的好处几乎是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成了目前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究竟如何全面培养构建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别阐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要为学生设置建模情境,培养学生建模兴趣一般来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兴趣爱好也有所区别,这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兴趣所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小学生拥有的社会经验较少,为了使其更容易进入所设置的情境,教师应力求情境设置贴近生活。举例来说,当讲解数学中常见的“相遇问题”时,可以请两名学生直接演绎中题目中所说场景,让他们有了直接的感受和体会之后,再来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这样,当教师讲解时,学生便会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第二,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建模过程中自从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的主动性、参与性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事实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一般来说,学生对自己主动习得的知识会更加难忘,而被迫灌输的知识,记忆则是暂时性的。就拿数学建模来说,教师不能自顾自建立模型,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建模这一过程中来。如教学数轴这一节内容时,我们需要建立数轴模型,以便学生理解数轴概念。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尺子来观看,直观感受数轴是什么样的。又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来观看,将这只手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其中的一个指头便是分数。这种学生直接参与建模过程的教学方法,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感受力,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建模思维其实,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寻求到相关模型。如平行线问题,我们可以想到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平行的,火车轨道是平行的,五线谱是平行的等。可见,生活处处皆模型,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主动建模的意识,是否会将看到的寻常事物与所学数学知识相结合。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建模的意识和思维。让其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回归生活,为生活所需、所用。举例来说,若三年级的学生共200人出去旅游,现有两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即大巴和小车,两者的租金分别为800元和500元,前者可载40人,后者可载25人,那么如何制定租车方案呢?学生通过思考,在脑海中建立抽象的模型可以得出最优方案,这便是利用数学知识有效解决了生活问题。最后,还需强调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兴趣爱好不同,教师在培养其建模思想上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要充分把握其年龄较小,生活经历较为简单的特点,采取上述几种方法,从设置建模情境、参与建模过程、培养建模意识这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他们的建模意识和能力。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