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西方现当代艺术杂感论文
时间: 2018-10-31 00:14:28 人气:65
摘 要:20世纪这个伟大的艺术时间线索,它见证了艺术与社会的巨大变革,艺术家们向观看与描绘世界的传统方式发起了挑战,他们或是结集在层出不穷、令人眩目的艺术运动当中,有的是置于事外,冷静的汲取养分致力于个人独特的、甚至近乎不可理喻的探索。我们当下的在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论文发表,发表艺术欣赏论文,艺术作品论文投稿
20世纪这个伟大的艺术时间线索,它见证了艺术与社会的巨大变革,艺术家们向观看与描绘世界的传统方式发起了挑战,他们或是结集在层出不穷、令人眩目的艺术运动当中,有的是置于事外,冷静的汲取养分致力于个人独特的、甚至近乎不可理喻的探索。我们当下的在校学生,对待20世纪的艺术特别感兴趣,与以前相比,20世纪的变化也是最多最快,并且也反映在艺术当中,就单单反应在绘画、雕塑与建筑之中发生的变化和实验种类,20世纪就包含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气息。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新“态度
艺术的发展与外界条件的变化是分不开的。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人们意识的改变,1789年左右,传统的审美就第一次被打破,从那时起,艺术家就感觉到以前公认题材的限定,如历史、神话、宗教等,不是他们想要表现的生活和历史的一部分,受周围的环境的改变和自己创作哲学来源的影响,他们更加愿意随心所欲的创作,而不是像以前把精力放在别人期待欣赏到的作品题材上,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个态度,也就是现代艺术的开始。
艺术家可以选择任意的一种题材,去进行创作,关注的角度和作品的效益也在随着创作语境的变化而更迭。更加通俗的说,就是先去掉一切属于认识的和知性的原有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艺术。
“真“的艺术价值观
自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艺术就向近代前的美学价值体系发出了挑战,“美的艺术”的价值观点开始动摇,现代艺术提出以“真”的艺术去代替“美的艺术”。现代艺术观是对以审美为中心的传统艺术观的对立艺术观。我觉得西方现当代艺术在20世纪努力打破常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理性的质疑,强调艺术创作的非理性和无意识。二是对新奇创作的向往,取消艺术品的客体本身,甚至为新奇而新奇。三是消解艺术品与普通物品、普通人与艺术家界限,以现成品代替艺术品,用艺术的行为过程和艺术观念(行为艺术、偶发艺术、观念艺术等),最大限度的减少艺术品的物质客体成分。四是打破18世纪以来建立的博物馆体系和收藏制度,主张艺术趋向于自然,来对抗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社会对艺术的占有和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当代艺术也就形成了艺术创作主张和艺术形式多元并存,百家争鸣的状态,当然期间科技、思想哲学文化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横跨这段时期出现了很多流派和艺术家,他们都发起了对什么是艺术这一永恒话题的追问,表现主义的法国野兽派杜飞、马蒂斯、弗拉芒克;新即物主义的迪克西、奥罗兹克;立体主义的波拉克、毕加索;未来主义的巴拉、薄丘尼;俄国的抽象主义艺术的马列维奇、蒙哥里安、布朗库西;达达主义的杜尚、恩斯特;超现实主义的达利、布列松、培根等;乃至到20世纪后期的抽象表现艺术、波普艺术、极少主义、女性艺术等等。
这些现象和个体的出现就是这样宏观的证明了,20世纪的艺术是一个实验过程的艺术大现场,我至今都觉得有些运动的成果都在影响到我们现在的日常思维和生活当中,这即兴的一句话,也证实了现当代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于现当代艺术切断了事物的使用价值或艺术功能,强调日常普通事物或事件的表演性,也就是艺术性。艺术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
极少主义模式的发展
在这里,我已目前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逻辑想表达一个个案的理解,那便是极少主义的模式,这要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架上绘画危机说起,当时格林伯格强调现代主义的平面性、简洁,绘画要重新回到墙上。极少主义的艺术家随着格林伯格的脉络初步发展,先将作品镶嵌到墙上,为此分享了二维墙上的视觉。然后这帮艺术家开始进一步的将作品镶嵌到地上,这是很有突破性质的一步,因为有别于雕塑,他们去掉了底座,他们不仅要在空间上打量考究这个物,还要考虑到作品本身的“物性”(材料的属性)。最后他们不仅要研究作品材料的物性,还要着手于研究材料的本身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现当代艺术的新态度新思想如朝阳灿灿,促使极少主义向更深邃更广大的意义发展延伸。之后极少主义开始将空间无限放大,大地艺术出现的语境酝酿就开始了。一开始物仅是一个物,后来这个物在“人为”的条件下具备了文化性和社会性。所以,空间也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因为“空间”在现代主义艺术里面也是艺术的一部分。所以你的作品所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也决定了你这件作品的有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