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文学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一九文学网 > 论文 > 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论文

时间: 2023-06-11 15:15:16    人气:150

现代大学教育内涵丰富,哲学教育是其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高校哲学教育包括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个方面。哲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创新与整合,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是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肩负双重使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个民族已有的文化首先要能够传承,即得以保持和延续。文化传统就是在代代相传中呈现的连续性、同一性或一致性。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不断發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学教育的文化功能,即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哲学教育所占份额并不大,但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当代中国哲学教育,在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理论思维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改革创新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求,未来中国哲学教育必将有显著发展。

一、哲学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生活和各种关系日益复杂化,海量信息不断向我们涌来。在这种情境下,长于整体性、概括性、抽象性、反思性、批判性的哲学思维,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在茫茫无际的信息海洋中,正是哲学这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能够使事物过度的复杂性得以必要的简约化,帮助我们浮出水面,看到方向、目标和途径。哲学作为世界观之观,不是只看表面现象,而是洞察内在本质,因而是对世界的总体性、根本性、规律性的把握。

哲学之观由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社会观、文化观、教育观、科学观、艺术观、宗教观、价值观等等,都是哲学观念的组成部分。种种统合之观,虽不能直接解决具体问题,却是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中必要的整合意义上的观照。没有哲学理性的这种观照,人们就会成为不识大体、不知大势的琐碎的事务主义者。在所谓信息爆炸造成碎片化的时代,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的哲学反思,是自觉的人理性地把握自我和世界及其关系的理论思维方式。

哲学教育作为整个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本之点即在于传承和创新。这种传承和创新的本质关系,贯穿在哲学教育的两大部分一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中。相对而言,哲学通识教育侧重哲学的文化基础和素质的培养,侧重哲学文化历史的传承;哲学专业教育侧重哲学的专业基础和能力的培养,侧重哲学文化未来的创新。当然,在哲学通识教育中,也有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也要培养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的能力。接受全面的哲学通识教育,培养在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在哲学或非哲学领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在研究和处理哲学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时,我们需要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清醒的问题意识:深入总结经验,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判断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中,切实有效地解决专业与通识两类教育的关系问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推动哲学教育发展,这就是创新。符合客观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改革创新,是提高哲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品质的有效方式。哲学教育是人文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发展趋向如何,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社会发展由模仿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对中国教育包括哲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在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的人才。与此同时,社会也要求大学成为文化研究和创新的基地,不断提供符合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中国要在未来几十年中,成为一个强大的自主创新型国家,大学教育包括哲学教育肩负重大历史责任。心存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我们应在总结哲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探讨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推动哲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创新与整合。大学哲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处理好哲学教育之两翼或两轮关系,将使我们的哲学教育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总结经验:发展哲学教育的历史前提

任何发展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进的道路总是从自己脚下开始。我国高校哲学教育,无论专业教育或通识教育,都已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回顾与总结过去和现在的实际做法,分析其优长与不足,是继续推进哲学教育发展的起点。每个院校的哲学教育在特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累和相关条件,造就了各自哲学教育模式、方法和途径的特殊性即个性。已经形成了的各具特点的众多院校哲学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是各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历史前提。

高校哲学教育有国家制定的质量标准为准绳,在坚持法定的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各院校应立足于自身实际的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根据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确定自己的哲学教育方式。不同层级的院校,通过不同层面哲学人才的培养,可以满足国家和社会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这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国内重点高校、省级重点高校乃至面向地方的高等院校,在哲学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各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各级各类院校哲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都是宝贵的,因为这是我们进一步改革创新的现实的出发点。

现代哲学教育不应当只是已有经验的重复和延续,而应当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自觉加以改进设计。设计不仅在顶层需要,各个层面的常规活动都需要设计。这种设计不应是凭空的、任意的行为,而应以历史的条件和已有的经验为依据。设计首先要讲现实,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同时也要讲理想,不安于现状,力求向更好的状态发展。在这里,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哲学教育在现实的努力中趋向理想的境界。

哲学教育模式的设计需要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反复论证,确立后首先加以施行试验。在这种教育模式的试验中,逐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不合理或不可行的部分进行调整改进,形成更完善的并得到初步实践检验的设计方案。任何一种改革的方案都不是先验合理的,不可能一次成形,而必须反复调试、改善,才能相对稳定下来并持续贯彻下去。改革就是创新,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谁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靠在实践中探索、试验和总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国哲学教育正在开创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哲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果说哲学的专业教育侧重于哲学人才培养,那么,哲学的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哲学培养人才。哲学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哲学通识教育的同时,必须接受哲学专业教育,这是培养哲学人才所需要的全面的教育。非哲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乃至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接受哲学通识教育,这是提高各专业学生人文学科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人学,哲学教育的主旨是人性、人品、人格教育,这是全面的人的培养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涵。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国民教育状况的重要尺度,就在于其中的哲学教育,包括哲学专业教育和哲学通识教育的水平。既要看其如何培养哲学人才,也要看其哲学如何培养人才;不仅要能够培养哲学人才,而且要能够以哲学培养人才。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并互补的哲学教育,才是完整的和可持续的,才能全面实现哲寃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三、探究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发展哲学教育必须遵循哲学教育的规律。哲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呈现出这种教育的某种必然性。我们需要从国内外哲学教育的历史经验里体悟其中的规律性,作为自己从事哲学教育的借鉴。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哲学教育走过的道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参考,因为我们正在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我们已经走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哲学教育现代化历程,国内各个层面的哲学教育各有不同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空间。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当代哲学教育发展的规律性,成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中必定如此的趋势。教育是人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方式。如前所述,教育发展中的规律性集中体现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上,哲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可偏废。专业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要由专业教育来引领。离开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和离开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哲学教育中的博与专相辅相成,合则两利,离则俱伤。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互动中发展哲学教育,是符合哲学教育的规律的。

我们的哲学教育不仅要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哲学教育作为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国家、社会、民众对于哲学教育的需要,构成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供给,供给要适应实际的需求。而新的有价值的供给也可能培养出新的可持续的需求,所以供给也要积极造就和引领需求。在当代,我们应该研究和把握哲学理论思维、思想方法和相关人才需求的总体趋势,使我国哲学教育的发展切实适应国家、社会、民众的哲学需求。符合大势所趋,即在方向上、整体上符合发展的规律性。我们需要从学科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中,在动态的发展中,把握哲学教育的结构、规模、目标、途径和方法。

在哲学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具有根本的性质,无论从教或学的角度,都应该处理好。哲学学科包含大量知识内容,需要一定程度的了解或通晓。学习哲学的历史和经典文献,是掌握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途径。但如果把哲学教育局限于哲学知识的灌输和历史文献的考证,就会淡化哲学作为理论思维的分析、综合、概括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里涉及通识与素质两个概念理解上的差异。人们心目中的通识往往指通用或共通的知识,这个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偏重于知识教育;而素质则与能力联系在一起,这个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显然偏重于能力教育。针对以往教育思想和实践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偏颇,我们在今后的哲学教育中应该特别强调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能力教育。对于通常所说的通识教育,需要着重在能力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意义上来理解。

以上所说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供给与社会需求、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等矛盾关系,触及到当代哲学教育的规律性问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育的规律是以教育的方式培养人才的规律,它与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联系在一起。教育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就是无视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造成人的畸形片面而不是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规律问题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在这个问题上缺乏自觉性,陷入盲目性,会对社会和人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我们应该在持续的教育改革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反复试验,求得教育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哲学是人类理性的集中体现,哲学教育应成为最具有自觉性的教育领域。这种自觉是人对于自身活动的目的性的自觉,也是对于这种活动的规律性的自觉。理性的人的自由不是摆脱必然的任性之举,而是在认识必然和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对现实世界能动的改造。四、改善创优:哲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质

中国改革任重道远,教育改革亟待深化。将近40年的改革取得明显成绩,中国已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哲学教育改革的现状,明确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我们应该明确一个观念:改革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是发展的手段,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才是目的。无论哪个领域都可以说,改革重在改善,创新重在创优,改革创新的价值维度是不能缺失的。哲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质就是改善创优,建设高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教育体系。恩格斯说得好: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36页)历史证明,哲学教育是培养理论思维的最重要的方式。在中华民族复兴走向世界前列之际,高度重视和发展现代哲学教育即理论思维教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明智之举。

回顾历史,我国的哲学教育经历过曲折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持续推动了哲学教育的发展。后来市场经济中盛行的狭隘功利主义导向,又极大地压缩了哲学教育的发展空间。直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和新发展理念确立下来,哲学教育才回到应有的地位,缓慢而又稳健地发展起来。现在的问题是,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全局和趋势看哲学教育的发展,未来几十年中将会有怎样的前景?是会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还是会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在考虑和规划未来中国哲学教育发展战略时,这是我们首先需要作出的基本判断。

这个问题应当作为一个重大项目课题来研究,需要有历史、现实和科学的依据,不能仅凭个人好恶来判断。根据我们对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哲学教育的历史的了解,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势的考虑,我们趋向于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哲学教育的命运是由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决定的。国家、社会、民众对于哲学的真实需求,无疑是哲学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源。社会和人的发展从温饱、小康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总的说来是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提升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作为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明显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

中国正在实现现代化,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越工业化,进入后工业社会即信息化时代。我们也在努力走上知识经济发展道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信息成为第一生产力,哲学似乎可有可无。实际上恰恰相反,哲学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凸显。这里只讲两点理由:第一,在信息潮水不断袭来的社会中,只有高度概括的简约化的哲学思维方式,能够使我们像弄潮儿向涛头立。第二,当代世界知识经济正在悄然向智慧经济转化,而哲学这种爱智慧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家、社会、民众重视哲学很可能会成为新的思想潮流。未来世界对于哲学及哲学教育的需求,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我们的哲学专业教育和通识(素质)教育,应该通过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满足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哲学智慧的需求。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